什么是主题教学

一、选择主题

这是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选择主题时我会考虑:这一学期幼儿发展的总目标、这一阶段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会结合季节、节日等选择主题。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经常在游戏时扮演和表现心目中不同职业的角色,孩子也需要从小获得关于工作的概念,能够懂得尊重工作并热爱工作,同时积累成长为社会人的经验。所以我们决定开展“各行各业”这一主题活动。

二、确立主题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就是通过主题活动孩子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在“各行各业”这个主题中,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了解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各行业的资源,尊重并感谢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差异,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等。

三、确立具体活动目标

在确立具体的活动目标时我们是围绕有关“各行各业”这一核心经验来的,目标涉及到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各个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目标一经确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咱们的活动推进而有所调整,这种思考也凸现了教育目标的发展性。这将在后面的《逛超市》例子中谈到。

问题一:主题教学的意义 主题式教学是既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又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对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是目前探究性课程没有统一的主题课程教材,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大纲灵活设计,设计各类主题式教学活动二是主题学习既适应跨学科教学,也可渗入到学科教学中。无论用于哪类教学形式,都需要来自广泛知识领域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持资源是主题学习一个要素之一。

问题二:主题教学的内涵 主题教学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文本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包括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这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的!~

问题三:主题活动与方案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是活动,一个是教学

问题四:如何利用主题图进行教学 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在书本的第一页是二位可爱的小精灵,它们用一句话诠释了数学,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数学,开始迈进数学大门.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现结合自己的对其的认识,谈谈在新课程下如何正确有效的运用主题图. 一、理解“主题图”的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则会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教学效果相对而言也不是很好的.我认为“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而不能让“主题图”上成“看图说话”,从而失去“主题图”的应有的价值.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中,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一幅“教室”,其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教室是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且现在就在眼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感知的,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二是从数学知识呈现的角度来看,“教室”这一课包含着丰富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情景感受物体的表面”,并且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教室的物体表面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面积的含义.这也正是“教室”作为这节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 二、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贯穿整堂课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但自制力差.上课的 *** 虽然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图,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参与的动机.“主题图”的教学也在于教师恰当地设疑激趣

问题五:以一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什么好处存在什么问题 主题单元设计对教学是有好处的,主题单元设计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同时它是又一种整合型课程,是对单学科课程的补充。由主题单元设计我想到了实验小学的语文大课堂,它完全打乱了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的内容及顺序,对传统的语文课堂进行了改革,并且已见雏形。我想这应该是主题单元设计的一个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有益,这是一个搞课改已见成效的学校。但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难以实现。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搞主题单元设计也是很难的,一是搞主题单元设计对老师的要求高,要求老师必须通读教材,研透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老师的时间、精力不一定能达到;二是一般学校或县市区开学初都要下发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师如果独自搞主题单元设计,就会和学校及县市区的进度不一致,参加一些统一的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就会受限。

阅读(3048)| 评论(0)

问题六:什么是主题式教学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基于主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主题式教学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罚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实现以下的教学目的:第一,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第二,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这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三,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这就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四,主题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第五,主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六,主题式教学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允许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诸上所述,无疑都是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旨相契合的。

问题七:方案教学和主题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论文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从理论层面表现为静态维度与动态维 度两个方面:从静态维度看,一方面表征为教学系统各基 本构成要素根据各自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而联结起 来的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换言之,就是从共时性角度,把教学看作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注重了解各部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系统整体出发处理问题。从动态维度看,表征为以整体教学结构为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纵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程序。换言之,就是从历时性角度,将教学问题看作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小阶段、步骤等组成的过程,注重把握全过程,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阶段的衔接。横向空间分布形态与纵向时间序列形态于三维空间中交会、融合、协同与共振以形成自催化循环回路式运行轨迹,从而促成整体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从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来看,一个教学主题包括主题内容、主题目标、主题形式、主题方法、主题评价、主题行为。(见图1)主题内容源于课程内容又高于课程内容,是教师以既定的课程内容为原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再开发的结果;主题目标也源于课程目标且高于课程目标,是反映共性的一般教学目标与特定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整合的结果主题形式是学习特定主题内容达成主题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 需要灵活决定,它可以是班级授课式、小组合作式或个别辅导式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组合主题方法是完成特定主题内容的学习所选取的教学方法,这也要求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来灵活决定,它可以是讲授法、发现法或自学法,总之,要在以讲授法和自学法为两极的教学方法序列中合理决策;主题评价是围绕主题内容的基本特点及 主题目标开发的评价体系,具体运用哪一种评价手段、 评价形式或评价方法均要随当前主题的内容及目标而定主题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纵 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过程)来看,一个教学主题的 完成包括七个有序环节,即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 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 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这是主题式教学设汁的内在运行机制(见图2)。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操作维度来看,表现在三个面:一是单元式主题教学设计,即以学科内特定知识点 为主题内核,以教学单元为主题外延而展开的教学设 计。单元式主题教学设计基本上不改变教材系统本身所 固有的学科体系结构,按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从课程实施取向来看,单元式 主题教学设计属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二是学科式主题教学设计,即在教师充分地将教材知识内化为 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 构,建构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求的新的教材结构, 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从课程实施取向 来看,学科式主题教学设计属于"相互调适取向"的课 程实施观。三是学习领域式主题教学设计,这又表现为 两种形式王一一是以学段为时间单位,在跨学科的基础 上,整合本学段各学科学习内容后,结合学校师资结构 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形成具有本学校特色的综合性学 科结构网络,从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二是模块式教学设计,即对某一学习领域认真研究后形成 学习领域独特的教学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 计与教学。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与高中的模块式学习领域的教学中。从课程实施取向来看,学习领域主题教学设计属于"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中铀的真实突现,是以真实情境去表达教学主题,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它也是当前盛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的整合,尤其注重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诸要素的统一体。该设计能使教学主题在教学过 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能做到形式与实质的 有机统一,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能使抽象的内容主题形式来实现具体化,概括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实现有效表达,逻辑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体现程序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84248.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