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是哪三戒

戒色、戒斗、戒得。

三戒的解释:

(1).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得,贪得。”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昔 仲尼 垂三戒,而公克焉。”

明 沉璟 《义侠记·取威》:“若要保残生,须是守咱三戒也。”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诗:“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浄六根。”

(2).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齐斋 倪公 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语、不妄忧虑。”

(3).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养生记道》:“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佛教中的“三戒”指“戒贪”、“戒痴”、“戒嗔”。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贪”是指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

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

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嗔恚是三毒中最重、其咎最深的,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扩展资料:

佛教伦理思想是佛教有关道德理论、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以及道德实践的教义学说。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戒律和清规中。

其思想是在佛教氏期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早期佛教注重个人的解脱,故其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偏重于个人的身心修养,以五戒(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不邪见)为基本道德信条,以求得阿罗汉果为其最高道德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8172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