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所写的: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较高的心灵境界,与世无争即意味着此人已不再执著百于世俗的名利,看透了尔虞我诈背后的无意义。因为人生如梦亦如戏,争度到最后终究是一场空,我们所谓的胜利不过是给旁人做的一出戏。与人无求,就不会患得患失,就能宠辱皆忘,逍遥洒脱。不是消极,不是不争取,而是不执著,不迷失真正的自我而已。

比喻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是与世无争,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洁身自好,随遇而安。

一、与世无争 [ yǔ shì wú zhēng ]

1. 【解释】: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2. 【示例】:他总是持着与世无争的态度。

二、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1.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2. 【出自】: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3. 【示例】:这唐僧~,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三、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1. 【解释】: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2. 【出自】: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3. 【示例】: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四、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1. 【解释】: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2. 【出自】:《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3. 【示例】: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 ◎臧克家《老舍永在》

五、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1. 【解释】: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 【出自】: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3. 【示例】: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鲁迅《两地书》六

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见过这句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可能不一定知道它出自哪里;

你一定见过一幅充满童趣、寥寥几笔、国画气韵的漫画,觉得亲切、温暖,却不知道这画技师从何人;

你一定在小学教材里学过一篇课文《白鹅》,不一定记得作者是谁,但白鹅的引颈而歌的画面总在脑海中闪过。

其实,这些都出自一人之手——丰子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有思想的书法家,更是画家、作家、艺术教育家。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最为著名。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会议》和《我的儿子》。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内心洋溢着淡泊、童趣、纯真与赤城,有时候自己读着读着就开始反思自我,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有人曾引用西方人评价瓦格纳的话评价他的老师“阿波罗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瓦格纳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这话用在丰子恺献身身上也毫不过誉。

在丰子恺先生这里,则是右手持画才,左手持文才。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冲淡平和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而继《活着本来单纯》之后,这一本《此生多珍重》,再现了一代文艺大师丰子恺对世人的暖心叮咛:人生海海,努力自爱,多加珍重!

他娓娓道来,如絮语轻声用平淡豁达的况意,悠悠道出与人无争的温厚,无所不爱的旷达和温柔于世的一生。

俞平伯评价丰子恺:“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蓄着人间情味的文字,大概源自脉脉温情的成长环境。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

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

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

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其中种种,在《此生多珍重》中都能觅得丝丝踪迹。

在《阿难》中,他从阿难短暂的一生中,感悟到了他的生命自有珍贵而永恒的一面。“在浩劫中,人生原只是一跳。我在你的一跳中,瞥见一切的人生了。阿难!你我的情缘并不淡泊,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无所谓你我了。”

他将对刚出世的孩子抱以最大的温情,看到胸部的跳动,了然阿难已度过了短促的一生,窥见自我,融二为一,悟道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显示。

《怀李叔同先生》中,他说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丰子恺先生的成就大抵也来源于“认真”二字。

在丰子恺先生的文字里,我们跟随他一起重温旧岁月:少年丧父,求学、学画的艰苦,与李叔同、夏丏尊的交游,养家育儿的欢乐与苦痛,日军入侵后辗转躲避战乱的艰辛……

一层覆在眼眸上的薄幕被掀开——人生存于世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必须面对的困境,随波逐流总是容易的。艰难的是,在不断被毁坏的事物上,建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哪怕它是微小的,却代表着人无法被摧毁的意志。

他在《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中对阿宝说:“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在《作父亲》一文中对着远去挑担的小贩打算教育孩子们,下一次“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可是他却没有不说下去: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不愿压抑孩子的天性,更不愿世俗的烟尘感染孩子们澄澈的心。他是希望保留孩子们的那一片赤诚的,但他也知道,孩子终究会成为“懂得大人的话”,而那一刻,孩子已长大,何等悲哀。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就这样,他的文字如一只用柔软湖水做成的大手,可以轻轻抚平这个时代躁动的人心。他用一颗豁然开朗的心,带着我们倾听这个世界深处的脉搏……

丰子恺先生说:”不宠无惊过一生“,对生命最好的态度也大抵如此,不是费尽心力榨尽每一分钟的价值,不是高歌猛进只为建功立业,更不是战战兢兢经前瞻后顾遗恨终身,而是质朴地、平静地、淡泊地珍重:

珍重自己,珍重当下,珍重活着本身。

祸福无常,荣辱亦如是。

既能在荣辱兴衰中安然度过;

又能在平凡质朴中自在而活。

才真正算是无宠不惊过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947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