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是什么意思

     菩提心是佛教用语,我们现在来说说菩提心是什么意思,以及如何发菩提心。

操作方法

      01

      菩提心,重在“菩提”二字,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有一颗成佛的心,指的是一个人有大慈大悲的胸怀,有佛的气度。

      02

      对于一个刚刚加入佛门的人来说,或者对于一个刚开始信佛的人来说,发菩提心是首要的,是比“开悟”更重要的心态。

      03

      发菩提心,也就是要把众生看做和自己亲人一样的生命,并且看到众生有困难、痛苦的时候,就会想着去帮助他们。

      04

      发菩提心,就是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想法,要有看淡一切、放下一切的胸怀,并且你还要将这种胸怀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放下欲望,就没有痛苦。

      05

      多去体会和感悟人生,并且相信佛说的一切,并从内心发起求道、求取正觉的心愿。一般来说,心存杂念和贪欲的人是不可能发出菩提心的,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慈大悲之心。

1,菩提心的定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2,发菩提心:居于深层潜意识的菩提心,在潜意识中创造的是求知欲,是一种欲望,其指向性变的模糊,不能专注于探求生命的真谛,容易被各种假相,假理,假自证所迷惑。求知欲进一步在显意识中创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了主动的分别,因而更加的模糊,变得迷茫;

但是当主动的方向找准了,又能剥开求知欲的模糊性,发现深层潜意识中的真实愿望,从而下决心探求生命真谛。这种情况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主动性,但从根本上讲是发现。发现本来就有的愿望。

扩展资料

1,菩提心的由来: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

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

2,菩提心的分类:

(1)世俗菩提心: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凡夫相续中可以生起的相似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如《华严经》中云:“任何众生为无上菩提而发愿亦稀罕,与之相比,为无上菩提而行持更为稀罕。”

如同想去往某地一样为了他利而想获得菩提的意乐即是愿菩提心,如同正式启程前往该地一般真实踏上能获得佛果的正道并想修持此道是行菩提心。想要成办自他二利的智者通过了知这两种比喻的差别而依次会明白愿行两种菩提心意义的不同。

(2)胜义菩提心: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也就是指无分别智慧,这在登入圣地菩萨的相续中才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心(佛教用语)

解脱之心,又名菩提心。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

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

声闻(罗汉)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

辟支佛(馋宗)人,从思惟得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

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善男子,了知法性(见性),故名为佛。

(见到)法性(有)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

声闻之人,总相知故(闻见佛性),不名为佛;

辟支佛,同知总相(思见佛性),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

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修见佛性),故名为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

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

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度,兔、马、香象。

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也。

声闻渡时,犹如彼兔;

缘觉渡时,犹如彼马。

如来渡时,如彼香象。

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声闻(罗汉)、缘觉(馋宗)虽断烦恼,不断习气,

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

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

二乘之人(罗汉与馋宗)断烦恼疑,不断无记;

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

声闻缘觉(罗汉与馋宗),智虽清静,而器(身体)不净;(不修大定故)

如来不尔,智器(身心)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

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静;(骗子馋宗,诽谤持戒与打坐,故行不清静)

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骗子馋宗,诽谤神通,故所行有限,不能无碍)

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佛修大神通,故所行无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754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