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长期?

生长期是物候期中动态变化最为明显的阶段,各器官形态建成及生理功能的完善表达均是在生长期完成的。这段时期也是我们施肥技术最为关注的时期。各种花卉由于遗传特性的差异,其物候期及进程是不同的,有的先叶后花,有的先花后叶,有的一年只开一次花,有的四季花开不断,以上种种习性都是在系统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遗传本性。

(1)落叶花木

落叶花木包含种类较多,像只有一个生命周期的草花,原产北方的月季、牡丹、紫薇等花木,郁金香、仙客来、鸢尾、水仙等球根花卉均属此类。落叶花木开始新一轮生长期的时期不尽相同,大多数是在春天,如牡丹、月季、菊花等,也有许多种类,如仙客来、水仙等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其遗传特性有关。近年来,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通过人为调控环境条件来改变花木原始的物候期变化,进行花木反季节栽培已取得较大成效,如牡丹春季催花技术的应用,切花菊、切花月季的四季生产等。但不论物候期如何改变,所有的栽培措施都应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上,否则,轻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降低观赏价值;重者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浪费花木资源。

(2)常绿花木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绿花木,开花、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有些种类能够在一年内多次萌发新梢,并分化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其物候期错综复杂,难以确切划分。如金橘、代代等,可形成春梢、夏梢、秋梢或冬梢,春梢及春梢上长出的夏梢和秋梢在条件适合时均可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有些种类新梢或新叶仅发生于茎枝顶端,而不象柑橘属、枳属等新梢或新叶与老叶相迭合生长,如铁树、棕榈等。顶部新叶发生、扩大植株、基部老叶衰亡、露出茎干形成秃裸。这一类花木有一定的物候期特征,同落叶花木相类似,春季是发枝展叶的最佳时期。

不管是落叶花木还是常绿花木,地下根系同样有相对稳定的物候变化,都包括根系开始活动期、生长高峰期、生长缓慢期和停止生长期(停止生长的明显程度不同)。由于地上地下的相关性,地下物候的变化可以由地上的变化推测出。生长季常绿花木与落叶花木物候期虽然有较多差异,但也有一些相对统一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是每种花木遗传规律的不同物候表现。首先,物候期进行的有序性。花木同一器官的物候期出现顺序基本一致,每一物候期都是在前一物候期通过后出现的,同时又为后一物候期作准备,像扶桑的先抽梢后开花即属此类,没有新梢的生长就不会有花的开放。其次,物候期的重叠性。即不同器官的几个物候期有可能出现重叠,如代代,几年的果子同挂一枝,同时一些枝正开花,而另一些枝正有新梢抽出。第三,物候期在某一条件下具重演性。如由于人为或灾害造成器官发育中止,或改变外界条件适于某些器官的多次活动时,某些物候期可能在同一年内重复发生,出现多次生长、多次开花、多次结果或二次落叶等。

生长期通常是指农作物可生长的日数。

农业气候上以日平均温度大于6℃的持续日数为生长期日数,稳定通过该平均温度的初、终日为生长期起止日期。我国温州、浦城、吉安、桂林、兴仁一线以南及四川盆地的达县、雅安以南全年均为生长期;东北北部地区5月初至10月初为生长期,长仅5个月。

在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进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长期,每因植物种类而异。生长期的长短多决定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布的北限。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

扩展资料

农业气候上统计生长期的指标有三种

1、以日平均温度高出0℃的持续日数为指标。因日平均温度低于0℃时,土壤冻结,农作物停止生长

2、以日平均温度高出5℃或6℃的持续日数为指标,因为农作物生长不仅要求土壤解冻。而且需要达到更适宜的温度

3、以最低气温高出0℃持续日数为指标,这一指标所得的生长期几乎与无霜期日数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长期

【生长期】

指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

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以上的温度可继续生长的期间就成为生长期。通常,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在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进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长期,每因植物种类而异。生长期的长短多决定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布的北限。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梅树为180天,苹果为170天,桃树为100天左右。

【界限温度与作物生长期】

3 ℃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 ℃时,冬小麦、韭菜等农作物开始返青,春小麦开始播种。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 ℃以下时,大部分作物停止生长,大秋作物开始变黄。因此,日平均气温在3 ℃以上的持续时期可称为喜凉作物的生长期。

5 ℃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 ℃时,早春作物开始播种,多数作物和果树开始恢复生长。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 ℃以下时,作物生长缓慢。因此,日平均气温在5 ℃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植物的生长期。

10 ℃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是各种喜温作物开始播种和生长的临界温度,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喜温作物生长速度变缓。因此,日平均气温大于10 ℃的持续期称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作物活跃生长期,大于10 ℃积温可用来评价热量资源对喜温作物的满足程度。

15 ℃界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日期,大部分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5 ℃时,对贪青作物灌浆和成熟都不利。故日平均气温大于15 ℃的持续时期称为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6368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