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0万年前,红萍曾“冰封地球”,如今能再次现身拯救人类吗?

随着人类 科技 的逐渐发展,工业化 科技 化的现代 社会 极度依赖煤炭石油等石化资源的燃烧所产生的能源 ,再加之 汽车 尾气“助纣为虐”,整个人类 社会 都在向地球不断地制造排放 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 温室气体加剧 ,导致了全球的平均气温不断增长,引发愈发 严重的温室效应

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上的 病虫害数量持续增加 ,冰层融化 让被冰封几十万年的远古病毒重见天日,卷土重来 ,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 健康 。目前,从 北极冰层 抽取出来的具有几百到十几万年 历史 的 冰块样本 之中,就证实其中含有 远古病毒

其次,温室效应会使得北南极冰层融化程度加剧,融水会 让地球整个海平面上升 ,使得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被淹没, 被淹没地区居民和地区的经济将遭受剧烈的毁灭性打击

除此之外,全球气温升高导致 内陆地区降水不足,土地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 。目前,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栖息地破坏, 北极熊种族生死存亡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 ,也许北极熊的今天就是我们人类的明天。

然而,面对越发不可控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命运的威胁,我们人类也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它曾 在490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泛滥,使地球被冰封 。那么,面对如今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这种植物的出现能够再次给地球“降温”,拯救面对环境危机的人类吗?

这种神奇的植物出现于4900万年前的地球,使地球迅速降温至冰封程度, 间接性地将地球推入了冰河世纪 。那么在4900万年前这种神奇植物出现之前,地球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促使了这种植物的诞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何4900万年前的地球变得如此之热。 自古以来让地球变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二氧化碳 。在细胞动植物等初级生命刚开始发育的寒武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6000ppm ;随着植物的逐渐进化成长, 大量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二氧化碳得以代谢 ,在一亿年前的 恐龙时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下降到2000ppm ;而大约56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改变了这一局面。

56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被誉为 “近代生命的黎明” 。在始新世诞生初期,发生了 地球 历史 之中出现得最快,强度最大的全球变暖事件 ,又被称为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起因可能是由于 地球在此期间的运行轨道发生了严重偏离,使得自身受到太阳照射的程度加剧,从而导致地球气温迅速而剧烈地上升

其中,深海气温上升五摄氏度,表层海水温度增加四到八摄氏度, 极高的水温变化导致深海含氧量降低 。除此之外,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活动也十分显著 ,地面温度直接 上升九摄氏度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3500ppm, 热带雨林几乎遍布全球,南北两极也都十分温和

在始新世时期长达十万年的极热事件里, 气候和环境都变得十分极端恶劣,大量物种急剧灭绝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逐渐温和,再到后来的始新世末期, 气温已经逐渐下降,地球气候正在过渡到冰河世纪 。据研究分析,这种全球变冷的趋势,可能就是冈瓦纳古陆破碎之后的 南极洲环流 现象造成的,除此之外, 北冰洋的“红萍事件”同样功不可没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 光合作用 对于 吸收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被覆盖地面还能够调节温差,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所以植物对气候的调节影响也十分显著,植被覆盖越少的地区,气候越干旱炎热,温差越大;植被覆盖越多的地方,气候越温和湿润,温差越小。所以, 4900万年前北冰洋的“红萍事件”能够导致全球气温都受到影响

红萍这种生长在水田池塘之中,在如今随处可见的水生蕨类植物,早在49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就出现了,这得益于始新世时期的温暖气候,加上板块运动导致北冰洋板块还没有彻底和其它板块分裂,因此 那个时候的北冰洋还是一片温暖的内陆湖泊,为红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红萍个体很小,直径大概只有一厘米,叶片呈肉质菱形,须根丛生垂下水面,如今,由于海水变咸不适合红萍的生长, 目前红萍主要分布于温暖地区的内陆湖泊 。红萍的 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能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填满湖泊的整个水面。幼时的红萍呈绿色,成熟后的红萍由于花青素的积累会在水面呈现大片的红色,因此而得名,又被称为 “满江红”

那么,始新世时期北冰洋的小小红萍,是如何做到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让地球“冰封”的?这是因为始新世时期,北冰洋的红萍由于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而逐渐泛滥成灾 ,加上当时气候炎热降水充沛,富含磷等营养化合物的淡水不断流入北冰洋内,为红萍提供了 充足的养料

而北极区内陆湖一般的地形使得 水流只进不出,水流不畅 ,加上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并不一致, 淡水会浮在海水表面 ,因此给了红萍完美的生长条件,最终,红萍的领地 几乎占据了整个北冰洋

有了数量面积和“吨位”的基础,红萍肆无忌惮地繁殖使其大量吸收了大气之中的氮和二氧化碳。但需要知道的是,在大自然之中,许多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时会 把碳储存在自身体内,转化为有机物 ,如果被动物食用,这些有机物就会转变成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如果被分解,这些储存的碳也会重回大自然。所以, 植物“固碳”的能力决定着其对于温室气体的消化程度

然而,在红萍死亡之后,这些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虽然也会随之沉入水底;但由于那个时候北冰洋的淡水底部是原本的海水层,有许多盐质,水温的升高和红萍对水面的覆盖导致 水底含氧量极低 ,所以 沉入水底的红萍没有足够的分解条件 ,其体内 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也就不会重新回到大气之中

据研究数据显示,每公顷红萍能固氮2.5吨,固碳15吨,对于氮和二氧化碳这两大温室气体的吸收量大得惊人。而 整个红萍事件持续了八十万年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北冰洋的红萍对于碳氮的吸收量不断增长变大,竟然 将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到650ppm的水准。

这些温室气体含量的剧烈下降,无疑也 推动了地球气温的下降 ,由此,地球迎来了 冰河世纪 ;而我们的红萍也就是 导致地球冰封的“主犯”之一 ,对于气候的影响不容小觑。

既然红萍有如此强悍的“降温能力”,那么在如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下, 使用红萍将人类从高温环境危机下解救出来的几率有多大? 用红萍对付如今的过量的温室效应靠谱吗?

根据科学家推算,如果 单靠红萍来解决越来越不可控的温室效应,净化人类近百年的碳排放量,至少还需要三万年 。而三万年对于目前人类来说还是一个不可衡量的时间尺度,它太慢了,甚至等到三万年结束,人类可能就已经灭绝了;而且在红萍净化二氧化碳的漫长过程之中,人类的碳排放量可能也会不断加剧,因此 “净化之路”只会越走越艰辛,甚至不止三万年

并且,四千九百万年前北冰洋的红萍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大的威力,也离不开北冰洋地区的特殊地形和水质。如今再想达到北冰洋“红萍事件”的那种红萍规模和程度也已经十分困难,因为现如今的红萍大多 生长在纯淡水地区 ,红萍死亡后的 分解环境比起始新世时期的分解环境也要适宜很多,固碳和固氮水平也会有所折扣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红萍生长对于地区水域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红萍泛滥会导致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影响到水质环境和水中其它动植物的生长, 长远来看,红萍的泛滥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不过,虽然目前 利用红萍来达到减轻温室效应,拯救人类的做法并不现实 ,但是人类还是想出了许多应对措施来解决越发不可控的温室效应这一大难题。

过度的温室效应的生物解决手段,主要是 采用碳四植物 。这是因为碳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效率最高,这些碳四植物除了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特点,其光合作用的独特途径还能使得 二氧化碳长期固定在自身体内,生长能力强,耐干旱;在干热地区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十分显著 。且玉米甘蔗等碳四植物由于经济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得以更大范围的种植。

所以,在生物解决手段这里,可以 采用红萍+碳四植物相结合的手段,来共同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由于其植被的特性,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除了采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我们还要 从根源出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二氧化碳排放依赖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燃烧和 汽车 尾气。所以,人类应该 加快能源 科技 研发, 探索 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以代替对于石油煤炭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 。同时,推行新能源 汽车 ,减少 汽车 尾气对于空气质量的污染。整治和管理工厂对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还要 加强对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培养,节能出行,共建和谐家园

单靠红萍并不能使得如今的过量的温室效应得到解放。我们要 从根源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防治 ,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 避免人类因过度的温室效应而灭绝

并没有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会在一段时间后进入冰封期,而且现在全球气温因为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而不断升高,南北两极冰川的面积因为温室效应而不断的减少,所以应该不会再次出现冰封时代。

街头巷尾都在热议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期,是因为今年欧洲出现的极寒气候引起的,再加上一些人听风便是雨的心态便出现了小冰河期的传言。现在的科学家也已经表示,只凭欧洲冬季的极寒天气就预言小冰河期的到来,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距今最早的一次冰期发生在大概一百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川期,广大地区被冰雪覆盖,许多物种如剑齿象、巨貘等都消失了,有些物种如大熊猫、水杉等只在极少地区存活下来。

历史上记载的地球史上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严寒使得地球上一大批动植物灭亡,对生态链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每一次严寒发生过后,都会出现新的物种,重新开始构造新的生态链。

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面,科学家们发现了太阳黑子有些异常,因为最近几年太阳黑子开始慢慢冷静下来了,不像以前那么活跃。天文学家此前还对太阳进行观察,发现太阳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白化”了,这些原因可能是导致小冰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些原因对地球温度的影响并不会很大,据说温度的变化在0.2到0.5摄氏度左右,而且持续的时间大概在10年到20年左右,不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所以不用担心会不会因为冰川世纪而导致生物灭绝的情况。

我们的太阳系很快就会崩溃,因为太阳的引力场会消失,所有的行星和恒星都会在惯性作用下被抛出太阳系,太阳消失八分钟后,地球就会以同样的状态出现。没有太阳,地球表面的温度会迅速下降,平均温度会持续下降,几乎所有的地表水都会结冰,包括广阔的海洋,大多数生物很快就会死亡。只有那些坚韧的生物才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地球表面的温度最终会下降到零下200度以上,毫无疑问,等待它们的将是死亡的终结。如果没有太阳,不要说地球上的人类,就连地球都已经没有了依靠,因为地球就失去了能牵引它运行的强大的力量,地球轨道就会失去中心,也就是说地球会脱离现有的轨道,呈一条直线向前飞行,上面的温度迅速变冷,天空也会迅速黑暗,完全的世界末日的场景。不单是地球,如果太阳不存在,太阳系的所有一切都会分崩离析四散开来,木星土星这样的大行星一样,如果地球有幸碰到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四大气态巨行星中的一员,那么就会成为它们的卫星,开始环绕它们运行,也就是说地球会换一个主子,不过这几个“主子”并不会发光,地球也会从行星的级别降级为卫星。如果地球什么也没碰到,那么它就会一直向前飞行,成为宇宙空间中一个孤独的黑暗星球,它将长期在宇宙空间前进,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一颗能够收留它的更大的天体,它就会围着那个天体运转了,如果对方是一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那么对地球而言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光速的限制,太阳依旧会挂在天空,由于太阳光子是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进行传播,而地球距离太阳大约为1.5亿公里,这意味着太阳光子传播到地球需要八分20秒的时间,所以在八分20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太阳从天空中消失,此时地球将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同时随着太阳消失之后,太阳的引力也会随之消失。因为引力的速度与光速相同,没有了引力的存在,地球将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向着太阳系外飞去,从而成为一颗漂泊在宇宙空间的流浪行星

接下来,不可预估的一系列问题紧随而来,地球的环境会一步步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没有了阳光的照射,首先带来的是气温下降,不过好在地球引力依然能束缚大气层,气温并不会瞬间降低,而是以一种缓慢的形式逐步下降

大约在太阳消失的一星期后,地球热量开始流失,平均气温会降到0度左右,这时植物因为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而慢慢枯萎,地球的氧气链供应被停止,所有生物都只能消耗原来的氧存储量。

在太阳消失的一个月后,气温会下降到零下30度,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开始冰冻,地表被白雪完全覆盖,地球不再适宜生命存在,整个食物链将彻底崩溃,因为没有了食物的来源,大批的动物相继死去,在时间的推移下,所有的生物都将逃不过灭亡的道路,届时只有少数的微生物能够存活下来。

而我们人类为了生存下去,也只能被迫转移到地下居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各国为了人类能繁衍生息下去,只有少部分科技精英人员才能够进入地下城市居住。然后通过人造阳光和储备的食物以及能源来继续维持生存,并在大力的开发下,建立出一个稳定的生态圈,使食物有了长期的来源

而在地表之上,温度会逐步降到更低点,在太阳消失的一年之后,地球温度会下降至零下70度左右,2年之后下降到零下200多度,海洋将被彻底冰封,最终会地球成为一个寒冷的大冰球,或许那时只有海底能够存在液态水,生活在地下的人类对未来可以说是一片黑暗!

不过所幸的是,以上都是科学设想,因为我们这颗太阳并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它只有在燃料被彻底耗尽才会走向死亡的道路。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太阳大约还能燃烧50亿年的时间,在五十亿年之后,核心的核聚变会在碳元素停止,从而无法在继续施压释放能量,最终整个恒星瓦解,形成美丽的行星状星云,中心则只留下一颗密度极高的白矮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6367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