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 简要故事

1943年的一天,鬼子来到河北农村扫荡,村民已经逃跑多时,可是按鬼子要追的方向望去,还有追上的可能,王二小急了,他镇定了一下,便故意哼着放牛歌,装成一个若无其事的放牛娃。这一举动正如二小所料,引起了鬼子的注意。

鬼子命令二小带路,二小带着鬼子在山里兜圈子,鬼子立马拿出枪支威胁二小带路,二小便往八路军的埋伏圈里指了指,鬼子不信二小便说:“不相信就算了。”鬼子一见二小这气势就相信了。

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八路军猛杀一起,还枪杀了一个瞄准王二小的鬼子,而鬼子的头领却追上王二小,并用刺刀将他挑死后摔在大石头上,王二小虽然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60年后仍然被人们传颂,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当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王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李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的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二小

王二小的事迹概况: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鬼子的扫荡。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次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残忍杀害。

王二小(1929年—1942年10月25日)本姓阎,是一名抗日小英雄。11岁沦为孤儿,不得不外出要饭。在与军民的接触中,他逐渐懂得了抗日的道理,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人物精神:

王二小临危不惧、有勇有谋、同仇敌忾、随机应变、时刻准备为祖国牺牲、 奋勇杀敌、 忠于革命忠于党、保守机密、不叛变、宁死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王二小的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坚决不当逃兵,努力去面对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5018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