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耐力的常用训练方法

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一般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决定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是运动中氧气的供应因素和作为能量物质的糖原含量。那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

采用变速训练时,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例如第一个1/3的距离可用较低的速度完成,然后将速度提高到稍低于中等强度的水平,最后1/3距离则用中等强度的速度完成。

此外,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例如,在每1~10分钟的最高强度负荷后,可穿插安排中等强度负荷,以保证机体在下一次提高负荷前稍有调整。采用最大素的.负荷时,心率可达到180次/分,恢复阶段讲到140次/分。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间断负荷法

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其主要特征如下。间歇训练法,时一种采用各种强度的重复刺激,并在练习之间按预定计划安排间歇时间,不完全休息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对发展耐力水平非常有效。间歇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有强度、负荷数量、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休息方式、练习组合等。

强度:短距离或中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70~180次/分。长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60~170次/分。只有用较大强度才能有效提高心脏功能,达到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负荷数量:负荷数量一般以距离和时间来标识。其基本要求是一次练习负荷数量不要过多,若一次练习负荷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则会导致工作强度下降,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提高。持续时间:练习持续时间可根据练习任务和运动员本身情况确定。每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可分别为15秒~90秒,2~8分钟等。在训练中较多的是60~90秒。但整个练习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应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有氧的能力及心脏的潜在功能,并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

间歇时间:为实现对运动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不间断的刺激,主要以心率来控制间歇时间。其基本要求是在运动员机体尚未完全恢复(心率恢复到120~140次/分)时进行下一次练习。

这样可使运动员在积极性休息阶段摄取大量氧气,并使整个练习过程的摄氧量和心搏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休息方式:采用轻微的积极性活动休息方式(如慢跑),以对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使血液尽快流回心脏,再重新分配到全身,以尽快排除机体中堆积的酸性代谢产物,以利于下一次练习。

练习组Lcaiyong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一般有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分段练习,即以练习的次数与组数安排训练。另一种以连续间歇方式安排训练。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耐力。练习距离可长于或短于比赛距离。负荷强度比间歇训练法大。每次训练应等完全恢复以后,再重复进行。较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对有氧耐力要求很高。

1、性质不同

有氧耐力,也叫有氧能力。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

无氧耐力: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

2、时间不同

有氧耐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一般在110—15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

无氧耐力,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间歇跑,重复跑,400M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3、锻炼方法不同

有氧练习多以有氧跑练习为主,强度可随训练时间或依据受训者体能进行提升。中长跑:刚开始进行5×400m练习,每跑一圈逐渐提速,保持每圈匀速跑动,身体放松,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逐渐增加圈数和提升速度,保持每圈平均速度在2分钟左右。之后训练时,以5圈为一组,共三组,每组间歇3分钟。

无氧练习:自起点开始,左右脚单脚交替跳体能环(强度改变:加大间距、数量);跳过后做Z字折返冲刺(间距可由5m、10m、15m、20m依次递增,以此改变强度);做过折返跑后打门(从空门到有守门员、再到加入一名防守队员做摆脱射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9564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