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个更划算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各适合不同的人群,还款方式各有利弊:

1、对于早期收入较高但后期后入可能下滑的人群来说,等额本金更合适

2、对于每月收入相对固定的人群来说,等额本息更合适。等额本金每月的还款金额是逐渐递减的,而等额本息每月的还款金额是固定不变的。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计算

1、等额本息法

等额本息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x 月利率 x(1+月利率)贷款月数 ] / [(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每月利息 = 剩余本金x贷款月利率还款总利息=贷款额*贷款月数*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贷款额

还款总额=还款月数*贷款额*月利率*(1+月利率)贷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两者各有利弊,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平均资本中的月还款额不同,呈现含侍逐月递减的状态。等额本息就是相同的月还款额稿世。本质上是本金比例逐月增加,利息比例逐月减少,每月还款次数不变。

两者的区别:

1.月还款额不同:平均资本中的月还款额是递减的。按平均资本偿还每月将固定相同的本金金额,而利息的支付金额将随每月减少。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还相同的金额,利息占提前还款额的比例很大。

2.产生的利息不同:等额本金还款的总利息小于等额本息还款的总利息。比如贷款50万,贷款期限1年,贷款年利率4.35%。等额本金还款总利息为2356.25元,等额本息还款总利息为2371.88元。

3.适合人群不同:一般资本适合前期收入较高,后期收入较低的人群。键老肢等额本息适合月收入固定的人。

4.优缺点不一样:平均资本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更多的利息,有利于提前还款,缺点是提前还款压力大。等额本息的好处是每月还款压力小,坏处是需要多付利息,不利于提前还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等额本金还款比等额本息还款更划算一些。

等额本金还款法首先按照还款期数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固定,利息则越来越少,月还款额递减,这样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随时间的推移月还款额越来越少。

等额本息还款法下,每个月的还款本金会逐步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额不变。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但该方法每月还款额固定,可以让借款人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支,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

拓展资料:

“长贷短还”是指客户办理贷款时选择了较长的贷款期限,之后在还款过程中,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缩短还贷期限。而贷款之所以要选择长贷短还,是因为贷款期限长的话,收取的利息势必也更多,应还总额更大,还款压力比较大。

这样一来,若是通过提前还款来缩短还款期限,就能减免一定的利息,也能让客户更早结清债务。当然,如果客户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能让自己长贷短还的话,那还是先按照贷款合同里约定的还款计划来逐期还款。

注意一定要按时还,以免出现逾期情况,影响到个人信用。大家还需要注意,长贷短还也得选择合适的时间,若刚办下房贷就操作提前还款的话,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因此客户最好还满规定时间后再打算长贷短还。

贷款的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8460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