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得先说一下“九”在中国民俗节气里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数九的风俗。至于说其最早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知道的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民间的节气。数九,即从每年农历24节气的“冬至”开始算起。我们的老祖宗,在当时那个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用数九来推算冬季严寒的情况。(对应的有《数九歌》)

在古人的推理中,从冬至日开始数,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天到了,是时候春耕播种了。

而在这九九八十一天里,人们用“数九”的方式来加以强记,在便于好记的同时,也便于区分。

“数法”:一共分为九个“九”,共81天,每9天为一个“九”,数完九个“九”,寒冬将尽,春意盎然。

如老人经常念叨的“七九河开,八九燕来”,这里的“七九”、“八九”就是九个“九”中的倒数第二,第三个“数九”,由此可推算,寒冬将去,春天将要到来。

02 为什么会出现“数九”习俗呢?

其一,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高科技预测天气的,人们总能凭经验总结,大体预测天气的基本状况。为了便于耕种,为了合理安排时间,人们只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概括出谚语,用以指导生产。

其二,古代气候寒冷而漫长,当时又没有空调、暖气,人们的防寒保暖条件比较简陋、局限。为了提早做好预防,人们就发明了“数九”的口诀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寒冬情况。

其三,在过去,人们对未知的寒冬充满了恐惧,因为寒冬这不仅意味着寒冷,没有收成,还意味着更多的死亡。在漫长的恐慌和等待寒冬过去之时,人们为了打发时间,聊以慰藉内心的空虚,便总结想出了这么一个周期性的“数九”的东西。

03 与立春相关的“数九”谚语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个重要的节气,因为这是一年中新的开始,是全年播种的关键时刻。

在古代,立春的时候,朝廷还会派人到民间报春,提醒农民是时候播种了,以免影响秋收。由此可见,立春时节的重要性。

在民间,与立春相关的“数九”谚语还有许多。比如:

“春打五九末,五谷往下缩”:这句话,和前面开头的“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谚语是一个意思,均是表示立春如果是“五九”的最后一天的话,这一年的农业可能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庄稼长势不好,粮食产量减少。

与之相对,还有一句是“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意思是如果立春是在“六九”的开头,预示着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丰收,农民不用担心饿肚子,所以吃穿不愁。

五九是我国数九当中的中间的一个节气。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五九一般是1月份到二月份之间的几天,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赛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历法在我们中国除了有阴历、阳历外,还有干支历,又叫阴阳历。每年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开始数九,真正进入数九寒天了。所谓九,就是九天一个九,共九个九,称为:一九、二九、三九、四御孙备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

五九天气的特征:

五九不会那么寒冷了,天气开始慢慢变暖,可镇毁以慢慢看到春天的影子了。五九一般在春节左右白天气温在0度以上,夜晚气温仍低于0度,通常情况,五九温度比六九温度低。但具体还要看不同的地区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要高,五九穿什么衣服要具体情况而定。

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衣服,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经纬度会有不同的气候。在中国北方,五九一般通常是很冷的,户外一般要穿羽绒服等保暖功能优良的衣凯老服,沿海地区一般要穿一两件,中部地区一般要穿毛衣,秋装等衣服。

“五九”是我国“数九”中的节气之一,“五九”通常指是一月份至二月份之间的某几天。民间对“数九”还有专门的俗语:“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里的“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河面结冰,江河封流;进入“五九”、“六九”,气候开始逐渐转暖,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

数九简介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但缺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数九计算寒暖的方法,适用于我国冬至前后冷暖变化明显的地区,冷暖变化计算精确到天数,从冬至逢壬日数起,最冷时段在“三九、四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7129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