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孤独,怎么办?

孤单并不可怕:

孤 单

一、前言:

孤单常被视为是[人类痛苦最普遍的来源之一],每个人隔一段时期就会被孤单的感觉包围,并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终身为寂寞所苦。

二、定义:孤单是:

1. 感觉跟别人缺乏有意义的接触,他是一种内在的空虚,有时掺杂有悲哀、灰心、被孤立、不安、焦虑、被拒绝

2. 一种强烈想被某人需要的感觉。

3. 人常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不被需要、或被人拒绝,有时即使是在人群之中也觉孤单。

4. 许多人也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三、孤单分为三类及解决之道:

1. 感情的孤单:是指缺乏或失去与他人在心理上的亲密关系。

解决之道:只能藉著重新建立与人的深度关系才能治愈

这种感觉。

2. 社会的孤单:是一种无目标、焦虑及空虚的感觉。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站在生活的边缘。

解决之道:除了需要与某个人有深交外,他还需要有一群能接纳他的朋友团体,并具备与人交往的技巧。

3. 存在的孤单:是指与神隔绝的人所感受的孤独,他会觉得生命没意义或无目标。

解决之道:这样的人需要与神立约并增进与神的关系,最好能参与某个相关的信徒团体。

四、区分[孤独]与[孤单]:

孤单(Loneliness):是被迫成为独自一人;是痛苦、绝望又不愉快,是吞噬我们,紧抓不放,使我们用尽力气也难挣脱。

孤独(Solitude):是自愿离开人群;能使人更新、重生,也是一种享受;可凭己意开始或结束。

五、孤单的原因:共分五类

社会的因素:孤单源於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大多数观察者同意: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

(1)科学技术:时效与便捷至上的风气使人少有时间建立深厚、圆满的关系;复杂的科技增加了对专家的需求,而这些专家有时既没有时间又没有能力与非专家沟通,结果人际关系因而变得浅薄,孤单的感觉也更形普遍。

(2)变动性:人们不愿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以免日后分离时痛苦不堪。

(3)都市化:虽然人们群居於城市,但却明显的有退缩离群的倾向,害怕与陌生人接近,变得退缩、多疑,在人群中感觉不自在,极想避开吵杂纷扰。

(4)电视:这种现代发明在两方面造成人与人的疏离。一是提倡肤浅关系的节目内容,二是人们养成坐在萤光幕前的观赏习惯。

发展的因素:

(1)归属:当我们看到离婚率正有增无减及骇人听闻的虐待儿童事件如此普及,就不难了解为何许多年轻人会觉得疏离而无所依归。这些人长大后往往会觉得孤单。

(2)接纳:父母以不同方式表达接纳;藉著爱抚、花时间陪孩子、倾听、管教表达关爱。若没有这些表现,或孩子被忽视苛责,他们会觉得自己没价值,也会认定自己不属於人群,而从人群中退缩,或者是强迫自己加入人群,却招致更多的排斥,因此变得很难信任别人,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低自尊或自觉不被接受将更加增孤单感。

(3)获取社交技巧:我们都认识一些在社交上适应不良的人,他们对别人的需求与态度不够敏感,也不知道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会勉强自己加入别人,却一再遭到排斥、挫折而更觉孤单。

心理的因素:

(1)低自尊:这牵涉到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看自己一无是处,低估自己的价值,便会表现退缩;如果自视过高,我们便夸大了自己的价值而表现自满。这两种反应都有碍与人的亲近。

当我们对自己没信心时就很难与人建立友谊;心中若觉亏欠,就不能付出爱;同样的,若无法虚心,也不能接受爱。

适度的自我尊重有助於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样,与人有良好关系也容易建立自尊,并减少孤单的感觉。相反的,低自尊使人自觉差劲或羞怯,并会有过度依赖别人的现象。当别人无法配合其需求时,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及很深的孤单感。

(2)无法沟通:沟通不良可能是许多人际问题中最根本的。人若不想沟通或不知当如何坦诚沟通,疏离孤单的感觉就会持续下去,即使置身众人中亦然。

(3)自贬的心态:孤单乃是由於我们的几种心态:

a. 争胜的心态:我们将生命看做一场大规模的竞赛,成功是胜利者的奖品,竞争是一种生活方式。

b. 独立的心态:我们的举止犹如自己是个强健的个体,完全独立,无需神或他人的帮助。

c. 占有的心态:我们争取能据为己有的一切。

d. 苛求的心态:使我们为自己的权力而争,并苛求[公平]。

(4)敌意:有时候愤怒者会因真实的或想像的不公平而感觉被反对、打击或觉得愤恨难平。有时候怒意是出於自我怨恨而转向别人。

(5)恐惧:人之所以如此,往往是因为害怕亲密,害怕被认识,害怕被拒绝或害怕受伤。孤单固然痛苦,但对这些人而言,去接近别人的不安全感与恐惧则更痛苦。

情境的因素:有些人是因为察觉自己所处的情境特殊而感到孤单。 最容易感觉孤单的是那些单身人士或是丧偶者以及老年人,他们生活孤独,被悲哀情绪笼照。 高居领导位置的人有时也觉孤单,所谓[高处不胜寒],因为他们走在人群的前面或被排斥在人群之外。

灵性的因素:神为自己的缘故创造人类,但是他对我们十分尊重,甚至容许我们反叛。人类确实这样做了,自此以后我们的心就不得安宁,因为我们将自己与神隔绝。成千上万的孤单者不愿向神认罪,却一味沈溺在药物、性、新奇经验、工作、运动,或一些其他的活动中。但总无法挥去内心的不安。 孤单(尤其是生存的孤单)来自我们不曾察觉或承认的罪、来自罪恶感、对神的反叛,或者有时候漫不经心的忽略神对我们的关心及神对我们生命的要求。

六、孤单的影响:将自己从人群中孤立出来经常(但非每次)是孤单的表示。这类人会间歇的尝试与人亲近、接触,但却常常失败。

低自尊:感觉自己没有用是一种迹象,也是造成孤单的原因。

无望:有时会导致绝望,甚至想自杀。

酗酒与嗑药:人们常藉此逃避孤单或寻找可以共醉的朋友。

暴力发泄:孤单以暴力和犯罪形式表现出来,藉此抒发痛苦并引人注意。

七、解决:

承认问题的存在:当人们感觉孤单,要探索此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认孤单的感觉,并且明白,要针对问题有所解决,痛苦是难免的。

探究造成孤单的因素:众所周知,造成孤单的原因多如牛毛,如果能确认这些原因(透过与受辅者一起讨论及透过对问题的探索),就可以针对原因来治本,而不止是减轻症状而已。

接受不能改变的情况:在探讨原因时,重要的是得认清哪些 是可以改变的(如造成孤单感的不良自我观念或自贬的态度), 哪些是不能改变的问题。

a. 鼓励人们建立积极乐观的内在生活,珍视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并培养幽默感。这不仅只是去形成[积极思想的能力],还包括拒绝自怜,即使在社会变迁的动荡、孤单及沮丧中,仍愿看生活的光明面。

b. 建立一种与人保持接触的生活方式。

c. 宗教信仰能帮助人把生命看得完全,使人找到生命的目的与意义,并帮助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仍持守对神的信心,相信神的保守及权能。孤单的人虽然往往无法改变环境,但是藉著神的能力及辅导者温柔的鼓励,却能改变他们的态度与心境。

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虽然有些造成孤单的原因已根深蒂固,但仍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修正或去除的。

a. 建立自信:我们必须帮助孤单的人认识他的能力、优点、天赋的恩赐及弱点。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告诉自己(虽然他没有说出来让人听见)并确信自己是难看的、无能的、遭人嫌恶的。结果我们变得自卑、缺乏信心而无法面对、处理新状况。我们必须提醒受辅者,在神的眼裏,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是神所喜爱的(参阅约3:16);每一种罪都能被赦免(参约壹1:9);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与恩赐,每个人也都各有软弱。

b. 要冒险:需要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跨出步伐与人接触。

c. 需要社交技巧:他们对人不够敏感,连基本的沟通技巧都不会。辅导者应协助他找出社交的错误,教导受辅者如何与人交往,并对实行成效加以评估。

满足灵裏的需求:除了人际关系外,若不能带领人认使识神,孤单的感觉仍旧无法一扫而空。神无条件的爱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而死,让我们藉著认罪悔改可以到他面前,成为他的儿女,而他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比弟兄更亲密(参阅箴18:24)。圣灵居住在每一位信徒心中,帮助我们,为我们祈求,使我们更像基督。

八、孤单的防范:

克服变迁:现今一切讲求表面化,重视快捷方面的时代,要与人建立关系,就必须下定决心,愿意付出时间,并尽一切的努力。

逐渐学习接纳并培养社交能力 :人们从公开的演说,甚至经常从家庭中感到他们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并且有能力与别人共处。如先前所提,孩子若觉得自己有所依属,是被接纳的,他们便不太感觉孤单。

辅导与预防:孤单有时是因为人们的敌意、恐惧、自我挫败的态 度或行为,及根植在心中的不良自我概念所造成,面对这些问题,辅导者与受辅者不只是要消除孤单的感觉,同时也要防范孤单感的加深或再发生。

灵性的成长:我们要再次回到基本的灵性问题上。只要帮助人能够与神及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孤单感便减轻或消除。

学习付出关爱:将焦点从自身的形像重建上转而进入扶持他人或团体的形像重建。正视生命的尊贵与无价将有限之生命投资於无限永生之富足。

经常有同学问,自己在那座城市不孤独吗?我说我从来没有觉得孤独过,以前愿意爬山,周末就经常跟着户外群去爬山,后来喜欢自己看电影自己逛街,周末就会自己去看电影,然后去逛街,尤其喜欢逛超市,我觉得很有烟火气息,我是那种,逛超市都能逛一下午的人,后来迷上了做点心,周末就经常宅在家里做点心,蛋黄酥什么的,虽然真的很费时间,但是我觉得真的很解压,看着从面粉到实物,尤其放入烤箱,看着食物慢慢变大的过程真的很享受!偶尔还自己去旅游!很多人说觉得自己看电影,自己逛街,怪怪的,感觉别人都在看你,其实我想说,根本没有人注意你,一切都只是自己心里活动罢了!我觉得自己觉得孤独,是你放大了你自己的不快乐,越觉得孤独,结果就是你真的很孤独!所以不如去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和享受自己做的每件事情!我觉得自己在家追剧什么的也很香呀,买上喜欢的零食,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无人打扰,困了就睡,饿了就吃,看到搞笑的,可以毫无形象的大笑,难道这样不香吗!

周国平曾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

习惯孤独,是一件可容易亦可难的事情。我们要想习惯孤独,我觉得应该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与自己和解

首先想习惯孤独一定要先与自己和解,能够与自己和睦相处,毕竟任何的关系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所有人际关系的想法都是来自自己内心。比如不能接纳别人的点,也是不能接纳自己的点。

我们都太容易看到别人对自己不好的点,但这其实也是自己对自己不好的点。而羡慕别人的点,也是自己想要但没有满足到自己的点。学会与自己和解,要放下对自己的一些偏见,不要经常带着不好的想法对自己进行评价。对于想要的,就要努力去争取。对于别人的评价也不要太在意,毕竟别人的评价只是建议,你不开心就不要听啦。

二、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一个人在刚刚开始习惯独处的时候一般都是会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人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总是会容易沉浸下来,这样慢慢就会不知不觉的在自己的世界了,也就会享受这种独处。

三、要有勇气

当你开始独处时,心里那个惯性思维就会在想,其实大家好像都很害怕一个人,会觉得就是要有个朋友一起跟着。

如果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即使别人不说你也会觉得有人在对你指指点点,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恐惧的,不安的,但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有勇气。要有勇气相信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在这种怪谬里,你坚信自己就是过自己的生活。

四、让自己变优秀

有一句是“与其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当你变得优秀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许多社交他是没有意义让人浪费时间的,这个时候你就领悟到了独处的魅力,就会越来越习惯独处。而你内心的孤独是可以让书来填满的,在这个浮躁的科技社会,多看看书可以沉淀我们自己,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可以拓宽我们的格局,提升与人谈话的资本。独处久了你就会在独处时候发现原来那个自己已经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最后说明一点,独处不是被动选择,而是主动选择。是当你需要安静的时候选择独处,是当你与别人遇到矛盾需要冷静的时候给自己时间的独处,是当你感到外界让我不舒服了要给自己的独处空间,是一种战略性的独处。

当你在独处时不妨来看看这些话,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科技的发展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自身。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需要别的东西来分散悲伤或胡思乱想,科技产品挖出的陷阱,无形中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我们和自己的联结—独处。超越孤独,可以使自己与上帝与宇宙无限之谜相遇。“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足整体和万物之源。”

学会独处,其实也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5705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