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物候变化 立春三候是哪三候

导语:从冬天到春天不是一夜之间的转变,很多时候自然界的万物已经正在静悄悄的蓄势,等待春季的到来,而我们对自然的感知是很慢的。也许通过立春的物候变化你也能率先发现春天的踪迹。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立春三候是哪三候,你来看看吧!

立春的物候变化 立春三候是哪三候

立春第一候是“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化解了大地冰封已久的寒冻。第二候是“蛰虫始振”,“蛰”是隐藏的意思,指潜伏在地下的小虫都自冬眠中苏醒过来。第三候是“鱼陟负冰”,陟是上升的意思,鱼儿囚为水温渐暖,所以竞相浮游到水面,但水中仍有未溶解的碎冰。在岸上观看,就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水中游动。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春时的第一天,“立”有见的意思,也表示着往者过而来者续,冬大过了春犬到来,因此存夏秋冬四时之始都被冠以“立”。因为立春的时候北斗七星指向东方,因此东方被认为是春天的方位。

在人们的心目中,春天是温暖的,充满了鸟语花香:春天又是拼耘播种和生长的季节。

立春气候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日为一候)平均倪温10-22℃的时段。但是,早春时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往往会相差10-15℃,有时一两天的温度甚至相差20℃以上,并且常有小雪飘落。

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一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立春时的南方却另有一番生机,“春江水暖鸭先知”,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嬉戏觅食。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立春的由来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事物记原》记载:“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着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立春后还冷吗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气温并不会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话讲春捂秋冻,不建议大家过早的脱掉冬装换上亮丽的春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保暖。气象学意义,连续 5 天的日平均气温高于5°C,冬天就结束了。二十四节气认为,到“惊蛰”前后结束了冬天。大约公历3月初冬季结束。

以太阳对地球的辐射强度而言,冬至最小,夏至最大。如果全年平分四份,立冬到立春3个月最小,立春到立夏3个月为中,立夏到立秋3个月最大,立秋到立冬3个月为中。但实际气温较太阳的辐射有一个滞后,一般滞后1个多月。所以如果有3个月冬天的话,立春后大约还有1个多月在气侯上属于冬天。

“立春三候”分别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所谓“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而在立春五日后,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这就是所谓的“二候蛰虫始振”。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但还未完全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这就是“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天气变化

立春时节,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5520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