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婆龙是什么动物?

猪婆龙,中华国宝扬子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称谓。

扬子鳄属爬行动物,是我国特有的鳄类,生活在淡水中,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有许多提到以猪婆龙为名的扬子鳄,其中以《聊斋志异》的说法最有代表性。

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猪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絷舟中。一日,泊舟钱墉,缚稍懈,忽跃入江。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外形特征

猪婆龙(扬子鳄)的外形扁而长,体长一般为1.5米,体重15~30千克。明显地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头略高起,吻部低平,比其它鳄类短。吻端有可以启闭的外鼻孔一对。耳孔呈缝裂状,也有可以闭合的瓣膜。

眼大,为黑色,突出于头的两侧,有上下眼睑和薄而透明的瞬膜,潜水时由前向后闭合,就如同戴上了防护眼镜,既不影响视力,又能在水中保护眼睛。口内有锥状的槽生牙齿,上颌每侧为18枚,下颌每侧为19枚,像锯齿一样,十分锋利。

皮肤覆以角质鳞片及骨板,腹甲较软,相邻的骨板间为柔韧的皮革质皮肤所连接,背部为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颈部较细,有两对有纵棱的鳞片,躯干部略扁平,背部有17排矩形鳞片,横贯于背部的有6排,腹部有28排略呈矩形的鳞片。

四肢较短,前肢5指,内侧有3个爪,无蹼;后肢4趾,内侧三个趾上有爪,趾间有蹼。尾侧扁而长,有灰、黑相间的环纹,两条纵嵴在尾后端逐渐合而为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猪婆龙

猪婆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在鳄类中性情最为温顺。

喜欢住在河滩、湖泊、沼泽及丘陵山涧的滩地,这些地方长满了芦苇、灌丛或翠竹,既便于隐蔽,又便于捕捉食物。

猪婆龙以鱼、软体动物、甲壳类、蛙、龟鳖、小鸟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取食时性情凶猛,还能突然甩动尾部将岸边的猎物击入水中捕而食之,偶而也偷食水中的鹅、鸭等家禽。它在水中游动灵活而敏捷,用指(趾)间的蹼划水,用尾当舵,但由于颈椎上生有肋骨,头不能向侧面转动,短粗的四肢支撑着沉重的身体,所以在陆地上行动十分迟缓。

猪婆龙产于江西,形状像龙,但比龙身子短,能横着飞,常飞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鹅鸭吃。也叫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717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