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军imperial guard,历史上还称为“ 羽林军”,羽林军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汉武帝刘彻刚登基时受母系亲戚压制,没有实权,为了拿到实权,刘彻假装带一帮武士在羽林中打猎玩耍,实际上是在训练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就是羽林军的来历。因为羽林军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御用部队,所以后朝就改称为御林军了。明朝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 皇城的保卫。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造守卫金牌,或镀金铜牌,牌上有篆文“守卫”、“随驾”字样,存 尚宝司,军士值班领取佩带,下值时交回。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十四司,其编制将军、力士、 校尉,专门为皇帝护驾,并有巡查缉捕任务,就是御林军。
驻地国都
御林军
御林军,顾名思义,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旨意称为“御旨”,皇帝的印鉴称为“御玺”,护卫皇帝的军队也就成了"御林军"。 驻守在国都--京城,是御林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探寻中国古代御林军的身影,我们首先要把目光聚到曾经是六朝古都的北京。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城市;北京,一个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城市。当你透过城市的喧闹,揭开历史尘封的岁月时,北京的磅礴大气和神奇就会渐渐展现在你的眼前。
北京自三千多年前建城,从 春秋战国到 隋唐五代,始终以军事重镇的雄姿矗立于我国的北方,期间群雄逐鹿,战事频仍。特别是北京自辽代成为陪都后,开始了由北方军事重镇向首都城市的转变,更是开始了皇城辉煌历史的里程碑。金代,北京成为了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也成为了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元、明、清时期,北京更成为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国首都,成为了全中国的政治中心。随着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断变化,围绕皇宫展开的军事活动、警卫内容更为丰富,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围绕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驻守在皇帝身旁的“御林军”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权,十分重视京师的宫廷警卫工作。辽代,为保卫皇室的安全,保卫陪都的安全,在北京地区部署了精锐的禁卫军,并首创治安管理的专门机构--警巡院;金朝迁都北京后,禁卫机构更为完善,统治更加严密;元朝统治者在大都设置了众多的军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卫专政体系;明朝将七八十万京营军驻扎京师,筑长城、修城池
古代只有“羽林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为皇帝禁军,“御林军”一词应为“羽林军”的俗写。从词语的使用上看,御林军可等同于史书的”禁军“,”禁卫“。西汉时期,京师有南北两军,南军负责宫廷防卫,北军负责卫戍京师,严格地说都不算御林军。只有郎中令统帅下的“郎官”,才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汉武帝将郎中令的统兵职权扩大,改称光禄勋,并设置期门、羽林两军,为光禄勋统率期门的名称,在西汉之后很少见到,东汉时期一般称“虎贲”。而“羽林军”这称则长期存在,其名称含义是“为国羽翼,如林之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混乱,一般来说,比较稳定的政权都设置禁军,保卫宫廷。少数民族政权多以本族人中的亲贵子弟来充当皇帝卫士。隋朝以禁兵和骁果来负责宫廷警卫。唐朝时期比照汉制,设置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南衙禁军归文官指挥,主要由府兵组成。北衙禁军则归皇帝直接指挥,主要职责就是保卫皇帝,士兵全是职业兵,编制为六个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武军,后来又增加了左右神策军、左右射生军。五代时期的军阀们都有自己的亲兵部队,这些军阀一旦称王称帝,他们的亲兵部队就成为了御林军。宋朝将所有的野战部队全划为禁军,皇帝的警卫任务则由殿前司下属的“班直”卫士来承担。蒙元从成吉思汗起,就设置了“怯薛”制度,以勋贵子弟组建怯薛(蒙语番值宿卫之意)军,是皇帝(大汗)的贴身护卫。怯薛军战斗力强悍,是真正的精锐部队,随着蒙元的对外征服,怯薛的威名甚至远播至西亚、东欧。
明朝卫所的“京卫”当中,有二十六个卫是皇帝直属的亲军,其中有“羽林右卫”、“羽林左卫”等名号。他们可以被称为禁军,但是直接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主要是锦衣卫的大汉将军、神枢营的红盔将军和明甲将军等。
清朝驻京的八旗部队称“禁旅八旗”,带有禁卫军的性质。不过驻京八旗中只有上三旗的士兵可以守卫紫禁城,下五旗则只负责皇宫之外的京城防务。因此,驻京八旗中的上三旗就可以称为御林军。
御林军 [ yù lín jūn ]详细释义
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指古代护卫皇帝及京城的军队,古代小说中多用,但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这一军号。古代只有“羽林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为皇帝禁军,“御林军”一词应为“羽林军”的俗写。从词语的使用上看,御林军可等同于史书的”禁军“,”禁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