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使用场景怎么写

产品应用场景(或叫使用场景)可以这样写:还原使用发生的场景,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出来有哪些场景。. 描述场景一般主要从 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心理 这5个方面去描述(描述心理状况是最能看清楚是否真实、合理的)。

比如某个地图App的使用场景如下:场景1:用户想去某个地方 。描述:早上8点,用户小明坐火车来到杭州东站,想去西湖旅游。但是第一次过来,人生地不熟。然后打开地图App,输入西湖风景区,并点击导航,发现坐公交过去很方便、也很便宜。于是按照公交路线的导航,达到了西湖。

应用场景分析在分析和描述用户需求时更接地气,更容易理解。

分析结构是在某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with  what),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欲望(desire),会通过何种手段(method)来满足该欲望。

1、使用场景分析的意义:产品经理知道这个新开发的功能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交互设计师可以从中获知这种使用场景的细节:“发生频率,需求强度,用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辅助工具”;其他合作伙伴了解该功能的价值会对其产生共鸣,激发干劲。

2、如何判断一个使用场景(需求)有价值?

两种衡量需求场景靠谱程度的方法:调查现阶段用户是否在凑活着使用某种产品,心里在骂娘,但还忍着用(如12306)。用最低廉的成本做出一个基本能用的解决方案,请目标用户试用,询问体验。

3、使用场景(需求)的描述方法和各部分必要性。各部分信息存在的意义如下:

when,where,with what

这几点信息其实统一地描述了需求产生的环境。从这些环境信息可以分析出诱发需求的条件和需求产生时的环境条件。

例如,“在候机时,候机厅里,用户看到手机电量过低时,会想要充电”。

基于此,可以分析出,用户是在电量低的信息刺激下,想要充电。当时他所在的位置是候机厅,一个充满电器,但是没有插座开发给乘客的地方。

who

使用场景还需要分析是什么样类型的人有这种需求,他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潜在地帮他实现目标。

继续前面的例子,坐飞机的手机用户都可能会有这种需求,因为他们下了飞机一般都会联系家人报平安,联系别人来接机。坐飞机的这些人一般都比较有钱,会带着现金或者信用卡。

desire

对需求的描述有一些注意事项,那就是某种需求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某种需求,它只是这种需求的解决方案。

比如想给手机充电是一种需求。但背后的需求可能是打发无聊、给家人保平安、看目的地城市地图、联系旅行社等等。给手机充电只是这些背后需求用户自己能想到的一种解决方案。

不断一层一层分析需求可能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用户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一旦满足某种需求实在太难,满足它背后的需求也是可以的。比如,假设在候机大厅提供充电太难,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电视(打发无聊)、刷信用卡的公用电话(给家人保平安)、提供该航班目的地地图(看目的地城市地图)、代定酒店(联系旅行社)。

method

method是用户现有的解决方案。把现有解决方案清晰地描述出来可以帮助产品团队判断竞争对手是谁。这种竞品往往不局限于同行业,只要目标需求一样,就是竞争对手。

例如,针对获取地理信息这个需求,卫星地图的竞争对手可能是纸质地图,指南针和指路大妈。

有了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就可以更明确地知道这种用户需求是否存在,强度如何,我们的新方案有何优势,对方是否弱爆了。

最近对做产品的思考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场景”的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需求(的冲动),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产品更重要。”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关于“场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了。理解场景不是描述表面,而是追根溯源。

对于制作者来说,场景应用主要表现为简单、轻、快制作、快体验;

对于访问者来讲,场景应用主要表现为具有某一特定情感诉求,有交互,有延伸。

概述

用户的使用场景包括:外在因素场景和内在因素场景。

外在因素场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属的环境、地理位置、时间、姿势、身体、年龄等包括用户自身,除了产品本身之外的所有因素都称之为外在因素场景。

内在因素场景:主要指产品本身,通常指产品业务流程在产品上的操作、其他所有跨功能界面的操作路径,到具体某功能页面的操作交互和视觉。

设计产品时要包括的场景

产品如果没有使用场景那么是没有用户会去使用的,比如智能灯在白天光线非常好的时候,通常不会开。每个产品在不同人、环境、情况下都会产生非常多的使用场景,像灯类产品,以前都是线下开关控制,使用的场景通常是晚上天黑开灯、睡觉关灯、人离开关灯,升级智能灯后,增加了App远程控制场景、语音控制场景、灯泡温度、亮度的可控场景等等。

产品最核心的使用场景如果无法贴合用户实际使用场景,那么这个产品会很快被用户淘汰转向选择竞品。通常产品的第一版功能都比较少,目标、场景都比较明确,这个阶段如果真的能满足用户使用场景且体验适中(也是用户需求),那么即便用户交互、视觉、体验差了一点,但是用户还是会勉强接受,后续产品可通过快速迭代完善好,但是如果产品初期就不满足目标用户群的核心使用场景或者场景体验太差,那么用户使用一次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用了。

充分考虑并讨论推演出用户的所有使用场景,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产品来看,如果系统没有满足某个场景下的业务需求,说明是使用场景考虑有遗漏,会导致直接业务无法流通或者出现系统BUG。再比如系统和应用的比较复杂的表单编辑类功能,通常都会提供保存草稿能力,这就是设计产品时要包括的场景。

场景是包括需求的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都在单纯实现功能需求而不是将需求和场景进行结合设计。这会反应或者导致很多问题,比如:需求调研不清晰

如何设计场景?

产品的使用场景都是产品经理根据用户需求、调研、竞品分析、市场分析等综合信息设计出来的、能被实际使用的产物或服务。关于如何设计场景,下面列出了几个点可供参考:

前提条件:用户的需求是清晰、明确的。

1、团队小组分别构思,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和推理产品的操作路径,全部列出来

2、构思用户的使用环境和情境,最好能深入现场去体验去感知,全部列出来

3、用户调研和用户在线反馈、留言,全部列出来

4、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对列出来的所有场景排列出优先级

5、高频场景是必须要满足的场景

拥抱变化,也是拥抱场景、发现场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不断的出现新的大量的场景,并衍生出大量创新产品或者创新应用。比如:智能家居生活需要大量的各品类智能设备,这会对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用户的使用场景在逐步变化并增加,如果产品不能实现用户应用场景,那么这个产品将被逐步淘汰。

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变化;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都在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技术、新场景、新应用驱动创新;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多,最明显的就是现金到移动支付的变化、的士到线上打车、私人自行车变成共享单车、叫外卖等,这些变化改变了用户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市场,让市场发生巨变。企业只有拥抱变化、拥抱新场景新应用才能适应和生存,并需要不断发现场景、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向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520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