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戴望舒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偶成》表达了诗人戴望舒对于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表明诗人对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

《偶成》这首诗作于写于1945年5月31日,抗战最后的岁月,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的想起,又淡淡的吐出。它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诗人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大悟。

原文: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扩展资料

不同于《雨巷》的创作明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与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偶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诠释着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凝冰消融,微笑重叠,万物回灵,梦里春醒。

这一首《偶成》,诗人不经意间凌空而来的灵感冲动下笔成文,从侧面瞥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纷繁落尽,正道沧桑,随着时光流转,这一个偶然转身,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只有静水流深,汩汩中流淌着生命的真谛,至今不息。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大体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其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是情诗和愁诗。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的《雨巷》,标志着诗人在新月派的影响之下由浪漫式抒情向象征式表现的一个转折,戴望舒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的《望舒草》表现了作者诗歌艺术的日趋成熟。此时的诗人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的精神苦闷而低沉。但诗人不论从艺术上还是心理上都已不再稚嫩,也不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诗歌创作领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实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决心在敌人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光亮尽一点照明之责。1939年的元旦,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写出了《元日祝福》。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斗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唱出了诗人心灵深处真切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942年,戴望舒被日本侵略军逮捕下狱后,他的个人命运更和祖国的命运交汇在一起,其诗风有了新的变化。《狱中题壁》抒发了诗人为民族解放慷慨赴义的勇气和胸有成竹的信心;《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铁牢中唱出的属于“永恒的中国”的悲壮的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表出了诗人在长年颠沛流离之后,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之,戴望舒后期的诗歌作品已显示出了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偶成(戴望舒诗作)

1、偶成戴望舒全文赏析。

2、偶成戴望舒阅读理解。

3、偶成戴望舒原文。

4、偶成戴望舒赏析读后感。

1.偶成戴望舒全文赏析为《偶成》不仅仅是那个时候的一首表达革命乐观精神的诗,这样太束缚了《偶成》的境界,它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诗人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大悟。

2.《偶成》是戴望舒写的现代诗作,这首诗作于抗战第三的岁月。

3.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地想起,又淡淡地吐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505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