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公是周敦颐的什么?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宋宁宗赐周敦颐谥号为“元”,因此周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宋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八岁时,其父亲已过世。

周敦颐的评价

朱熹认为周敦颐的“太极”说是“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这一评价虽有以朱解周、求之过深之处,但多少概括了周敦颐哲学思想的某些特征。

以后道学家争论的理气关系、动静关系和理欲关系等问题,都可以在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中找到“具体而微”端倪。在宋以后的哲学发展中,周敦颐的“发端”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之前答错了,把谥号理解为号了,现在重新解释:

周敦颐的谥号确实是元公

周敦颐(1017~1073年)

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174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