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克孜勒库姆沙漠的中部。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现注入北咸海)和阿姆河(注入南咸海,现注入东咸海和西咸海)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
咸海是在上新世(700万~250万年前)末期形成的,当时地壳下沉,地面水汇潴,是海侵的遗迹。从更新世(250万~1万年前)以后,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都注入咸海,使水位经常保持不变。
咸海消亡原因:
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
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阿姆河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了10公里至20公里,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接踵而至,这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
咸海,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旧译"阿拉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面积5万余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水深64米。海拔53公尺(175呎),南北最长435公里(270哩),东西290公里(180哩),面积68,000平方公里(26,300平方哩),平均深度16公尺(53呎),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公尺(226呎)。有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北部和东部湖岸曲折,分布有许多小湖湾和沿岸岛屿,南岸为阿姆河口三角洲,西岸为陡岸。湖盆地区属极端大陆性气候。历史上受周期性干旱气候影响,湖水位变比较大。20世纪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此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加之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下降和湖水盐度增高,鱼产量减少,多种鱼类灭绝,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植物受到破坏。湖内可通航,通航期7个月。1960年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咸海在1960年曾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000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公里,然而,到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世界第八大湖,丢失的水量相当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总和。与此同时,它的含盐量从10g/L上升至45g/L。时至2004年,咸海的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17,160平方公里,总水量193立方公里,世界第十五大湖,而且还在继续萎缩当中,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南咸海的含盐量上升至100g/L。作为比较,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5g/L,死海的含盐量介乎300到350g/L之间。1987年,咸海分成南、北两部份,称为南咸海和北咸海。其后,曾经有人使用人工渠道将两个湖泊重新连接,但最终因它们继续萎缩而在1999年再度分开。2003年,南咸海分为东、西两边。同年10月,哈萨克宣布耗资2.6亿美元的拯救计划,建造一个人工堤坝将南北两湖完全分离,并于2005年竣工。此举成功将北咸海的海域面积由2003年的2,550平方公里(985平方英里)增加到2008年的3,300平方公里(1,275平方英里),增加了30%。而海水深度也从原来的30米(98英尺)增加到42米,也挽救了当地的渔业,让将近一百名渔夫重返生计。另外,由于湖泊增大,地区的降雨量亦慢慢回复。并计划在干枯的海床种植当地的灌木种saxaul加速植被的覆盖,预计将会加速自然恢复的速度,吸引其他植物和动物。另一方面,南咸海由于乌兹别克政府财政紧缩,至今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暴露出来的河床有大量盐沙,大大增加了沙暴的吹袭。随着河水蒸发量持续加增,西部预计会在十年内干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