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药玉是真实存在的吗

有的,就是古时候对于琉璃的称呼。

琉璃这种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流传至今演变而成的,当然这是对琉璃较为狭隘的说法。在古代琉璃也被称之为药玉。这种说法较为准确。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

《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配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琉璃的特点

1、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

往受后面放药玉是以求肉体不腐。西晋医学家葛洪曾写下书籍《抱朴子》,内文提及“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意思是古人认为,如果尸体九窍中放入玉器,不仅可以避邪,使大体不朽,还能使活看的亲人受到庇佑。中国书籍《楼兰迷踪》中也指出,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尸体上孔洞都是塞进玉石,用意是希望让灵魂牢牢附在身上,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能"横着走”。药玉是琉璃。因为明代的琉璃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本回答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迷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17822.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