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胶原理

跑胶原理:当一种分子被放置在电场当中时,它们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

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由于在电泳中使用了一种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如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胶等,从而降低了对流运动,故电泳的迁移率又是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

已知摩擦系数是分子的大小、极性及介质粘度的函数,因此根据分子大小的不同、构成或形状的差异,以及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便可以通过电泳将蛋白质或核酸分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彼此分离开来。在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的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从这种意义上讲,DNA和RNA多核苷酸链可叫做多聚阴离子。

因此,当核酸分子被放置在电场中时,它们就会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由于糖-磷酸骨架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而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正电极方向迁移。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这种迁移速度,亦即电泳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分子量较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较大的DNA分子迁移要快些。这就是应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DNA片段的基本原理。

凝胶电泳的分辨能力

凝胶的分辨能力同凝胶的类型和浓度有关,琼脂糖凝胶分辨DNA片段的范围为0.2~50kb,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能力要高一些,能够分辨较小分子质量的DNA片段,其分辨范围为1~1000bp。

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的大小,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辨能力也就越强;反之,浓度降低,孔隙就增大,其分辨能力也就随之减弱。

例如,20%的聚丙烯酰胺的分辨力可达1~6bpDNA小片段,而要分离1000bp的大DNA片段,则要用3%的聚丙烯酰胺的凝胶。2%的琼脂糖凝胶可分辨小到300bp的双链DNA分子,而对于较大片段的DNA,则要用低至0.3%~1.0%的琼脂糖凝胶。

琼脂糖凝胶制作胶板从而让样品在胶板上产生电泳,简称“跑胶”。

分子生物学中的跑胶会出现条带,是因为带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在电泳池里的运动速度决定于该分子的分子量,所以相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就聚集在一起形成条带,进而实现了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目的。

扩展资料

所需要的仪器:

1、电泳槽:电泳槽是电泳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电泳的原理,电泳支持物都是放在两个缓冲液之间,电场通过电泳支持物连接两个缓冲液,不同电泳采用不同的电泳槽。

2、电源:要使荷电的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泳动,必须加电场,且电泳的分辨率和电泳速度与电泳时的电参数密切相关。不同的电泳技术需要不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范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泳

百度百科-琼脂糖凝胶电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14182.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