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正是哪个朝代的

包文正公事包拯,北宋庐州人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

蔺相如完璧归赵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见到璧玉后,高兴地不得了。不断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细欣赏,又把它传给左右的侍臣和嫔妃们看,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向前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玉虽然是稀世珍宝,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请让我指引给大王看看!”

秦王一听:“有瑕玭?快指给我看!”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把璧玉接过来以后,马上向后退了好几步,背靠着大柱子,瞪着秦王大声说:“这块璧玉根本没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宝玉以后,根本就没有把十五个城池给赵国的意思。所以我说了个谎话把璧玉骗回来,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璧玉的话,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头,一起去撞柱子,砸个粉碎。”蔺相如说完,就摆出一付要撞墙的样子。秦昭王害怕蔺相如真的会把璧玉撞破,连忙笑着说:“你先别生气,来人呀!去把地图拿过来,划出十五个城市给赵国。现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给我了吧!”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骗秦王说:“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送到秦国来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时候,也同样应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呀!”。秦王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蔺相如所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着秦王斋戒沐浴的这五天内,叫人将那块璧玉从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一见秦王便说:“大王,秦国自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骗,已差人将璧玉送回赵国!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氏璧,就请先割让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王一当遵守誓约将玉璧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昭王一听璧玉已经被送回赵国,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有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后来,大家就用“完璧归赵”来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

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 "掼车"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侯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归田赋》、《思玄赋》、《四悉诗》等30余篇。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座。1956年10月,郭沫若先生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1990年5月,严济慈先生也曾为张衡墓敬献题词:"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张衡在本世纪50年代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中国先后发行了印有张衡画像和地动仪的邮票;196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了他的《二京赋》;1970年、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张衡星"。1981年上海造船厂把中波公司建造的一艘16000吨多用途货轮命名为"张衡号",巨轮带着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航行在世界各地。

张衡墓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因张衡晚年曾担任尚书,故又俗称"尚书坟"。这里面山依水,景色秀丽。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读书台"。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墓东濒临宛、洛古道,与宛北名刹--鄂城寺隔路相望。墓西是一片活野平畴,新修的公路贯通南北。宛如锦带似的洱水自墓前绕流东行,两岸重柳舞姿婆娑。如果说其他景观是一串形如项链珍珠的话,那么张衡墓园就是一颗晶莹无比的宝石。千百年来,曾吸引了多少人们到此来拜谒瞻仰,寻古探胜,发思古览物之悠情。初唐文坛之一的骆宾王在拜谒张衡墓后,写下了"过张平子墓"诗:"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躁丽,铜浑积思深。"等等。这些情真意切的诗句,表达了对张衡才华横溢,伟绩丰功的敬仰之情。张衡墓原建造宏伟、翁仲、石兽对立,祠庙巍峨壮观,然而岁月悠悠,历经千余年,由于风雨剥蚀,战乱破坏,景况日渐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修了张衡墓园。近年经增建、扩建,规模渐宏。

进入建成后的墓园大门,首先映入人们视野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汉阙,汉阙为砖石结构,上覆重檐屋顶,阙身上部饰有斗拱和凤鸟,顶部檐下,两个顽单手抓屋檐,在嬉戏游荡,憨态可掬。汉阙过扣,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七间的展厅,陈列着张衡发明创造的器物及介绍张衡一生伟大贡献的文图展板。展厅顶部各建望楼一座,东西对称,颇为壮观。循路北行,是一座十字形曲桥,东西通向碑楼和廊房,正经通向墓冢,沿中轴线继续前行,两侧石像生排列有序,穿过正中的祭台,拾阶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这里,放眼眺望,蒲峰远峙,洱河如带,古塔巍然耸立,村庄田舍相间,近处楼亭各抱其势,奇树异草争荣斗研。宛如一幅优美的彩墨长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穿过石亭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张衡半身花岗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视、神态庄重、栩栩如生,基座四周的大理石覆面上,镌刻碑文和"浑天仪"、"地动仪"浮雕。雕像背后为一碑墙,呈深灰色,上面镌刻着张衡歌颂家乡的《南都赋》全文。绕过碑墙便是高大的墓冢,该墓高8米、周长79米,墓冢四周松柏簇拥,并辟有环形甬道,供游人瞻仰游览。墓前竖郭沫若先生词碑,墓冢环砌青砖八棱形花墙,墓冢大门两侧,竖明嘉靖与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并加盖了碑楼。碑楼东则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西则竖严济慈先生题词碑等。

人故去,精神长存,张衡故乡的南阳人民在学习张衡、继承和宏扬张衡业绩的同时,正在热情地接待着前来拜谒张衡墓、参观张衡博物馆的一批批中外游客 。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2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墓园古今��

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饱经忧患的张衡满怀着未酬之志,与世长辞,归葬于他情牵梦绕的家乡——南阳西鄂。享年62年岁。从此,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就安息在这片生他、育他的丰壤沃土之中,以天地为友,同草木为伴,静观着人世间沧桑的变幻……。�

张衡墓位于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北隅,距市区25公里。因张衡晚年曾担任过尚书的官职,故又俗称“尚书坟”。这里面山依水,景色秀丽。墓西北2公里处,就是著名的汉“西鄂城故址”。墓东濒临宛、洛古道,与宛北名刹——鄂城寺隔路相望,寺内的宋代石狮,鄂城寺古塔至今完好,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遥想当年,寺内经声朗朗,香火不断,晨钟暮鼓,颇不寂寞。墓的西边,是一片沃野平畴,新修的公路贯通南北。宛如锦带似的洱水自墓前绕流东行,两岸垂柳舞姿婆娑。墓北一箭之地,便是“平子读书台”,相传是张衡幼年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地方。�

如果说其他景观是一串形如项链珍珠的话,那么张衡墓园就是一颗晶莹无比的宝石。千百年来,曾吸引了多少人们到此来拜谒瞻仰、寻古探胜、发思古览物之悠情。初唐文坛之一的骆宾王在拜谒张衡墓后,写了题为“过张平子墓”诗:“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诗人郑谷也曾在这里泼墨挥毫,写下了《题张衡庙》诗:“远俗只凭淫祀切,多年平子固悠悠。江烟日午无箫鼓,直到如今咏《四愁》。”这些情真意切的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张衡才华横溢、伟绩丰功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还是真实记录了当时墓、庙的状况。

然而岁月悠悠,历经千余年,由于风雨的剥蚀,兵燹匪乱的破坏,张衡墓园的景况也日渐荒芜。期间虽有个别仁人志士,对其进行修葺,但终如晨星朝露,依然是萧瑟寂寥。延至民国年间,甚至连张衡的名子似乎被人淡忘了,酿成民间只知“尚书坟”而不知张衡墓的笑谈。读书台基也早已泯没,只剩残砖瓦砾一片。墓区内杂草萋萋、荆棘丛生,惟有一丘荒冢和两通苔藓覆盖、字迹模糊的石碑而已。�

“乾转坤旋终有时,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张衡墓园给以了高度重视,有关单位指派专人对张衡创造发明的有关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开展了复制模型工作。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张衡墓园和读书台加以修建。重新加高了墓冢封土,墓前竖起中国科学院原院长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的石碑。墓区内遍植松柏,并环砌有八棱形青砖花墙。门外两侧 移竖了明嘉靖与清光绪年间的碑刻,加盖了碑楼。在读书台遗址上,重新修建一砖砌束腰形高台,高台中间为原南阳专署专员宋绍良所题的“汉张平子读书台故址”石碑。1963年6月,张衡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确定公布了保护范围。�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3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张衡博物馆��

张衡博物馆的总体规划,是在不少专家、学者多次论证的基础上,由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设计完成的。设计者考虑了张衡墓园与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的结合,汲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中优秀的传统经验,以仿汉建筑的外观,青灰色为主体的色调,来烘托墓园及博物馆庄严肃穆的气氛,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形象都隐喻出张衡在历史上的杰出贡献。�

总体规划占地约38000平方米。由张衡墓园和博物馆两大部分组成。墓园规划占地约15000平方米。以墓园现状为基础布置在南北中轴线上,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南部包括汉阙、门房、曲桥、碑楼、廊房、石像生、祭台、墓道;北部有石台阶、石享堂、张衡半身雕像、碑墙、墓冢、角楼等。�

墓园入口,位于最南端,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汉阙,汉阙为砖石结构,上覆重檐屋顶,阙身上部饰有斗拱和凤鸟,顶部檐下,两个顽童手抓屋檐,在嬉戏游荡,憨态可掬。汉阙过后,东西两侧各有面阔七间的门房,门房顶部各建望楼一座,东西对称,颇为壮观。循路北行不远,是一座十字形曲桥,东西通向碑楼和廊房,正北通向墓冢。沿中轴线继续前行,两侧石像生排列有序,穿过正中的祭台,拾阶而上,便是一片平地。站在这里,放眼眺望,蒲峰远峙,洱河如带,古塔巍然耸立,村庄田舍相间,近处楼亭各抱其势,奇树异草争荣斗妍。宛如一幅优美的彩墨长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穿过石享堂,便是一尊通高五米的张衡半身花刚岩石像,雕像仰首凝视、神态庄重,栩栩如生。基座为钢筋水泥结构,大理石覆面,四周镌刻碑文和“浑天仪”“地震仪”浮雕。雕像背后,为一碑墙,碑墙呈深灰色,上面镌刻着张衡歌颂家乡的《南都赋》全文。绕过碑墙便是高大的“覆斗形”墓冢,四周松柏簇拥,并辟有环形甬道,供游人们瞻仰游览之便。�

张衡博物馆,位于张衡墓园西侧,濒临新修的公路,占地约2300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有门楼、综合展厅、古天文馆、模拟地震馆、碑刻长廊、综合展厅等。通过这些展厅、馆,可使观众对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创造发明及文学成就有一个全面了解。古天文馆:其设计是根据汉代“灵台”、揉合中国传统历法数字进行的。里面可展览我国在古天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及成就。其屋 顶可复制古天文仪器及现代观测天文仪器,既能向广大群众宣传天文知识,又可供专业学术团体进行科学研究;模拟地震馆:陈列我国地震历史资料和宣传普及防震知识;同时将观众席设计为可动性设施,使观众坐其上,能亲身体验到各级地震震况,并伴有地声、地光、异常气味等地震所发生的自然奇异现象。碑刻长廊内收集镌刻古今名人咏句。总之,张衡博物馆将建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

根据“总体规划,分期施工”的要求,当前正在施工的是张衡墓园建设工程。现除了张衡雕像、石像生、正在雕制安装外,已经完成了围墙、廊房、门房、角楼以及墓区内道路硬化和绿化种植任务。使张衡墓园的建设初具规模。

张衡博物馆的兴建,得到了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少领导,群众慷慨解囊、捐款资助,充分表达了广大群众热爱科学、崇敬张衡的思想感情,正像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在张衡墓园听取了张衡博物馆建设工作汇报后所说的“为张衡墓园捐款,这不仅仅是几个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广大群众爱国主义和热爱科学的热情,达到了教育目的”。�展望未来,前景喜人。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张衡博物馆,在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勃然兴起,它对于继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科技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两大文明建设以及扩大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科学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05 回复此发言 删除

4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张衡

张衡幼年时代,家境贫寒,但他年幼好学,天资聪慧。汉名士崔瑷说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十几岁时,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张衡胸怀远大的政治抱负,离开了家乡,开始游历名都大邑,求师问业,曾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诵《五经》,贯六艺,十八岁便写成了第一篇文学作品——《温泉赋》。

张衡二十三岁时,受聘于南阳郡太守鲍德门下当主薄。此后他花了十年功夫,写成了著名的《二京斌》(即,西京斌》、《东京斌》),讽刺“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不良风气,并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名都故城的盛大场面,表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较高成就。

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张衡由鲍德举荐,进京作了郎中,在任三年,迁升为尚书侍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又调升,太师令,掌管天文、历法、预报天象气候。从此,他潜心钻研文学,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张衡的宇宙天体观是“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象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他所著《灵宪》一书,用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名词,并画出我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共有2,500颗恒星。公元117年,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浑天仪分内外两圈,可以转动,上面刻有南北极和赤道、黄道。二十四节气以及日月星辰等,日月星辰位置和出没情况与宇宙间的情形完全一致。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张衡调任司马令,后上日蚀表。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再转任太史令旧职。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又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之,状似酒樽,四周镶有八条龙,龙头对着东、南、西、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嘴各衔铜丸一个,每个龙头下面各蹲一只青蛙。如果发生地震,发生地震的那个方向的龙嘴会自动张开,铜丸随之滚出,落入青蛙嘴中,工作人员便可立刻记下地震的时间和方向。

张衡还创造发明了计里鼓车、指南车、测影土圭、独飞木雕等,撰写了《历法灵宪》和《算罔论》,著有三十多篇科学、哲学、文学方面的著作。他在历法、算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上都有很大贡献。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0 回复此发言 删除

5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张衡年谱�

张衡,字平子,世为南阳著姓。祖父堪,字君游,少治《梁丘易》,光武时,为蜀郡太守,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卒后妻子贫困。衡父无闻。�

公元78年(东汉章帝建初三年)——1岁张衡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其好友崔瑗生,与衡同年。�

79年(章帝建初四年)——2岁�马融生(79——166)。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80年(章帝建初五年)——3岁�马严徵拜大中大夫,迁将作大匠。�

81年(章帝建初六年)——4岁�五符或生是年�。六月鲍昱卒。

82年(章帝建初七年)——5岁 班固《汉书》成。�

83年(章帝建初八年)——6岁�诏诸儒从贾逵受《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郑众卒。�

84年(章帝元和元年)——7岁 荀淑生(84——149)。�八月章帝东巡狩至沛,使祠桓谭冢。�

85年(章帝元和二年)——8岁 二月诏颁编诉,李梵等所作《四分历》。

86年(章帝元和三年)——9岁�

87年(章帝章和元年)——10岁

88年(章帝章和二年)——11岁�

89年(和帝永元元年)——12岁�七月窦宪大破北匈奴,勒铭燕然山。�鲍德居黄门侍郎。�陈宠出为太山太守。�

90年(和帝永元二年)——13岁�《论衡》的作者王充卒。�班超击破月氏。�

91年(和帝永元三年)——14岁 胡广生。�贾逵为左中郎将。�

92年四月十八日京师地震。�六月十九日郡国十三地震。�陈宠为大司农。�崔瑗之父崔马因卒。�

93年(和帝永元五年)——16岁李固生(93——146)。�

94年(和帝永元六年)——17岁�当在三辅?�九月吕盖为光禄勋。�陈宠迁廷尉。

95年 18岁 游三辅,作《温泉赋》。�入京师,观太字,遂通《五经》,贯《六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崔瑗至京师。�九月二十五日京师地震。

� 96年(和帝永元八年)——19岁�当在京师2年。�结识马融、王符、窦章、崔瑗。�作《七辩》。始草《二京赋》。�

97年(和帝永元九年) ——20岁当在京师3年。�徐稚生(97——168)。�光禄勋吕盖为司徒。�三月初十陇西地震。�上方令蔡伦监作秘剑。�班超在西域派甘英访问大秦(罗马),被安息所阻。�

98年(和帝永元十年)——21岁�当在京师4年。 马严卒(17——98)。�

99年(和帝永元十一年)——22岁�当在京师5年。作《定情赋》。�

100年(和帝永元十二年)——23岁�鲍德为南阳太守,衡为鲍德主簿。�作《同声歌》。�吕盖奏劾张酉甫。�许慎作《说文解字》。

101年(和帝永元十三年)——24岁�为鲍德主簿2年。作《扇赋》。�司徒吕盖罢。�

102年(和帝永元十四年)——25岁�当为鲍德主簿3年。�司徒吕盖卒,作《司徒吕公诔》。

103年(和帝永元十五年)——26岁�当为鲍德主簿4年。作《绶笥铭》。�九月和帝南巡,至云梦。�

104年(和帝永元十六年)——27岁�当为鲍德主簿5年。十月,陈宠拜司空。�陈实生(104——187)年84岁。�以兖、豫、徐、冀四州连年多雨伤稼,禁沽酒。

105年(和帝元兴元年)——28岁�当为鲍德主簿6年。宦官尚方令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候纸”。�五月二十一日扶风雍地震。�十二月和帝崩,幼子隆仅百日,继位为殇帝。�

106年(殇帝延平元年)——29岁�当为鲍德主簿7年。�四月司空陈宠卒。�作《司空陈公诔》。�夏,郡国三十七雨水;秋、冬又多处大水。�罢鱼龙曼延戏。�八月殇帝死,立清河王之子刘祜为安帝。�

107年(安帝永初元年)——30岁�当为鲍德主簿8年。�作《二京赋》。作《南阳文学儒林书赞》。�是年郡国十八地震。�

108年(安帝永初二年)——31岁�当为鲍德主簿9年。�南阳太守鲍德拜大司农,衡回籍读书。�是年,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郡国十二地震。�十一月邓骘拜大将军。�邓骘召马融为舍人,融不就。�

帖子相关图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2 回复此发言 删除

6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109年(安帝永初三年)——32岁�当在家读书2年。�大将军邓骘累召,不应。�扶风窦章避羌乱,家于外黄。�李膺生。

110年(安帝永初四年)——33岁�,积累学识。�刘珍请衡参论东观,不果。作《南都赋》。�马融应邓骘召,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三月初九郡国四地震。九月初三益卅郡地震。�

111年(安帝永初五年)——34岁 当在家读书末年。 拜郎中。�研究《太玄》。�有《与崔瑗书》。作《太玄注》。作《玄图》。 大司农鲍德卒,衡作《大司农鲍德诔》。�正月初七郡国十地震。�

112年(安帝永初六年)——35岁�居郎中2年。�同刘珍参议汉家礼仪,未定而迁。�

113年(安帝永初七年)——36岁�居郎中3年。�

114年(安帝元初五年)——37岁 奉孝廉,迁尚书侍郎。研究天文、阴阳、历、算。为《黄帝飞鸟历》。正月诏禀三辅并、凉六郡流冗贫人。六月二十八日河东地陷。是年郡国十五地震。

115年(安帝元初二年)——38岁 再迁太史令。作地形图,为后汉六画家之首。河南及郡国十九蝗,时蝗灾已连续七年。十一月初九郡国大地震。

116年(安帝元初三年)——39岁 居太史令二年。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小浑。马融上《广成颂》。二月郡国十地震。

117年(安帝元初四年)——40岁�居太史令3年。�造浑天仪。以漏水转之于室内,与天相应,若合符。�作《浑天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刘珍等亻谁校《汉家法》。 胡广举孝廉。�是年郡国十三地震。�

118年(安帝元初五年)——41岁�居太史令4年。�著《灵宪》,作《灵宪图》。�是年郡国十四地震。�

119年(安帝元初六年)——42岁�居太史令5年。�著《算罔论》。�十二月初一,日有食之,郡国八地震。�

120年(安帝永宁元年)——43岁�居太史令6年。�刘珍、刘马余受诏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崔瑗辟度辽将军邓遵府。�是年京师及郡国三十三大水,郡国二十三地震。�

121年(安帝建光元年)——44岁�为太史令,转公车司马令。�有《与特进书》。�是年五月特进邓骘自杀。�五月崔瑗自邓遵府免归。�是年九月二十日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各上封事陈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2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赋。�

122年(安帝延光元年)——45岁�居公车司马令2年。�黄宪卒。�九月初七郡国二十七地震。

123年 (安帝延光二年)----46岁居公车司马令3年同周兴议历。�崔瑗辟车骑将军闫显府。�以杨震为太尉。�

124年(安帝延光三年)——47岁�居公车司马令4年。�二月从安帝东巡狩,祠孔子。衡作《东巡诰》。�作《舞赋》。�作《羽猎赋》。�马融上《东巡颂》。�崔瑗为安帝废太子事说陈禅。�

125年(安帝延光四年)——48岁�居公车司马令5年。�三月朔日蚀,有《日蚀上表》。��十一月初四京师及郡国十六地震。�

126年(顺帝永建元年)——49岁�居公车司马令末年。复转为太史令。�为去冬大疫上顺帝封事。�作《应间》。�李�因天变上书顺帝。�十一月初四京师、郡国十八地震。�

127年(顺帝永建二年)——50岁�复居太史令2年。�作《鸿赋》。�七月五日郑玄生(127——200)。�

128年(顺帝永建三年)——51岁�复居太史令3年。�正月二十五日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夏四月初四,遣光禄大夫案行汉阳及河内、魏郡、陈留、东郡、禀贷贫人。�

129年(顺帝永建四年)——52岁 复居太史令4年。�作《羽猎赋》。�大水,左雄上疏推校灾异。�

130年(顺帝永建五年)——53岁�复居太史令5年。《上陈事疏》。�马续拜护羌都尉。�

131年(顺帝永建六年)——54岁�复居太史令6年。�九月缮起太学,凡240房,共1850室。�

132年(顺帝阳嘉元年)——55岁 复居太史令7年。�七月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作《侯风地动仪图注》。�上《论举贡疏》。

133年(顺帝阳嘉二年)——56岁�复居太史令8年。�衡作《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 尚书令左雄举马融、张衡等,李固对策第一,拜议郎。�上《请禁绝图谶疏》。 迁侍中,上《论贡举疏》。 蔡邕生(133——192)。�

134年(顺帝阳嘉三年)——57岁�居侍中2年。�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并上《表求合正三史》。�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

135年(顺帝阳嘉四年)——58岁�居侍中3年。�作《思玄赋》。著《周官训诂》。 欲补易说彖象,未就。�崔瑗辞大将军梁商辟,岁中举茂才。�商以李固为从事中郎。�十二月三十日(136年2月18日)京师地震。�

136年(顺帝永和元年)——59岁�居侍中末年,出为河间相。�作《怨篇》。 马续迁度辽将军。�

137年(顺帝永和二年)——60岁�居河间相2年。作《四愁诗》、《髑髅赋》、《冢赋》。�

138年(顺帝永和三年)——61岁�居河间相3年。�二月作《归田赋》。�上书乞骸骨。�徵拜尚书。�左雄卒。�候风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二月十六日太白犯荧惑。一家皆被害,为收敛之。除今年田租,尤其者勿收口赋。�

139年(顺帝永和四年)——62岁�居尚书卒,葬于西鄂。 闰四月初八京都地震

作者: 南阳人在香港 封 2006-2-11 21:12 回复此发言 删除

7 回复:〓〓*※* 新南阳系列贴图 *※*〓〓 之11------南阳张衡墓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及候风仪��

东汉时期,中国发生地震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为了测定地震方位,及时地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公元126年,张衡在第二次担任太史令之后,就注意掌握收集地震的情报和记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利用它,不但可以知道有没有发生地震,而且可以测出地震的方向。�这个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形状象一个酒尊,直径为八尺。仪器上有一个隆起的顶盖,仪器的外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有一根都柱,这根柱能够沿导轨向八个方向侧移,并以此操纵一个启(发)、闭(关)的开关。它的外部,有八条龙,每一个龙头的口中都衔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xingzuo/2030321.html

最新推荐

  • 十二星座女的性敏感点在哪 星座女的性敏感点怎么找

      所有人身上都是存在性敏感点的,通过刺激性敏感点就能更加容易达到高潮,而不同星座女生的性敏感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十二星座女的性敏

    2024-01-07
  • 情商极高的双子座遇到腹黑的天蝎座,能够处理好关系吗

    这个我觉得是可以处理好关系的,如果是在感情上双子和天蝎那是不太合适的,但是在工作中,他们完全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而把自己的短处隐藏起来,毕竟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大的社会里,要想好好的生活,这样简直是基本,在社会中摸爬打滚久了的人,他们会知道怎

    2023-06-01
  • 巨蟹男和双子女能相处得好么缘分如何

    能够让另一个人花费心思去用心守护的感情,即便要面对未知的挫折和苦难也无所畏惧的人,一定是真的爱你,这个人会是陪伴你成长的那个命中注定。在星座配对当中,巨蟹座男生和双子座女生的相遇,会是一段很好的恋情吗?两个人相处过程会有什么恋爱小火苗?缘分

    2023-06-01
  • 双子座背叛处女座 为什么还要做朋友

    我觉得有两点:1、双子座的人不是那么绝情,跟谁都能混一块,所以分手以后还做朋友并不奇怪。2、处女座的人虽然遭遇背叛,但是他们是很难释怀和忘记这段感情的,换句话说,他可能是想挽回或者说换个方式来守护而已。其实我感觉,双子座跟处女座的不是一路人

    2023-06-01
  • 双子座和什么座最配

    双子座是12个星座当中极富魅力的一个星座,在大多数的人眼里,双子座的人是情场浪子,非常花心,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双子座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暴露出自己最专情的一面,双子座的人在生活当中看似洒脱,跳脱,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但当双子座认真

    2023-06-01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