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字本义是味道甘美,引申泛指美好,并假借为思想主张、意旨、意图,由赞美、恭维的角度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旨(拼音:zh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旨”字在殷商已多见,当时偶见在“口”形内加横画的,西周有无横画者并见,春秋之后,“口”内增短横而为“甘”形的渐多,因此《说文》解为“从甘”。
旨组词 :
无关宏旨、旨意、主旨、大旨、旨趣、宏旨、懿旨、宗旨、弘旨、意旨、谕旨、圣旨、要旨、本旨、奥旨、失旨、钧旨、旨味、奉旨成婚、宸旨、令旨、称旨、敕旨、承风希旨、甘旨肥浓、希旨承颜、旨在、賫旨、题旨、喻旨、承旨、遵旨、风旨、教旨、尊旨、先意承旨、言近旨远。
1、旨(拼音:zh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味道甘美,引申泛指美好,并假借为思想主张、意旨、意图,由赞美、恭维的角度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
2、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美也。从甘匕声。凡旨之属皆从旨。古文旨。职雉切。
3、说文解字注
美也。
韵。今字以为意恉字。
从甘。匕声。
职雉切。十五部。
古文旨。
从千甘者、谓甘多也。
4、康熙字典
《广韵》职雉切。《集韵》《韵会》轸视切,音指。《说文》:美也。《书·说命》:王曰旨哉。传:旨,美也。《诗·邶风》:我有旨蓄。传:旨,美也。
又《正字通》: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
又《玉篇》:意也,志也。《易·系辞》其旨远。疏:旨意深远。
又《韵补》:叶脂利切。左思《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淸都之闲丽。虽选言以章,徒九复而遗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