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学是什么意思

显学的意思是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学科、学说,学派。韩非子著有《显学》。《显学》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这是指韩非子所处时代的情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显学。“

显学”之名最早见于《韩非子》,指盛行于世且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然而韩非举儒墨为显学是为了要秦王废除批判两家指出两家之害,而同样影响巨大的道法则没有列举,私心颇大。

显学更接近于科学物理研究,被称为实践学派。儒家学派、黄老学派、墨家学说与杨朱学派组成了中国较早的显学学说学术。显学与隐学相对。孔子—儒学,墨翟—墨学,儒学与墨学并称“显学”。

显学强调存在就是现实,对于显学研究的成就根源于对发展变化和谐治理制衡的理解。显学根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提供治理管理的意见与建议,而忽视了对自身是否完善的探索而使得自身容易发生主观的错误,带来新的错误。

当然显学的不足可以通过玄学来丰富。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也只有扬长避短确定诊断发挥正确的部分,适时改变完善服务于对现实发展需要的实践。遵循宇宙发展创建的规律,无论曾经存在还是现存在,都应该得到发展;显学无疑应该成为未来创建的重要内容。

《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棰辞二字据王叔岷说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韩非子·六反》:“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

由此可知,杨朱学派当积极参与了战国时期关于坚白同异的论辩。可惜的是,杨朱学派在这方面的见解和贡献已无法考知了。

古希腊哲学是极富纯理论探索精神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哲学是“自由的学术”,“为其自身而存在的学术”,换言之,“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而中国古代哲学大多是“致用”的学术。

先秦哲学中最富于“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色彩的学术问题,大概就是坚白同异之辩了。杨朱学派“游心”于坚白同异之辩,韩非断其“不可以为官职之令”,甚至连避世的庄子学派也批评杨朱学派“敝跬誉无用之言”,则杨朱学派之富于纯理论精神实在已无可怀疑了。

《庄子·天下篇》的“百家之学”,《荀子·非十二子》的“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篇》的“天下十豪”,《韩非子·显学篇》的儒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中的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刘勰《文心雕龙》的诸子。

显学最早的出处——《显学》韩非子: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取舍相反不 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 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 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 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

后来显学一词被引申指代在社会上成为广泛讨论的学问,研究从业人员众多,该学科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大量研究观点和成果被更多平民百姓接受。绝大多数指的是社会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还有部分含义指代与玄学,隐学相对应。

(另:中国古代家学虽然包含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成分,但一般不应算作显学。)

一、显学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人们趋之若骛的热门学科。它不仅受到群众的重视,也受到当权者的重视。

二、从事显学研究的学者队伍比其它学科庞大。有一批在全社会有影响的学者,群星灿烂。学术活动多,学者们十分活跃。

三、显学的出版物覆盖全社会。比其它学科的出版物要多得多。

四、显学的理论掌握了较多的群众,它的不少看法被群众接受。

显学对社会的作用比其它学科要大得多:

一、对社会的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

二、对当权者的政策取向有较大的影响。

三、对其它学科有连带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060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